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科學館新展覽介紹本地工業的現況和探討未來前景

分享到:
2025-04-11 18:2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1日電 香港科學館推出新展覽“創.造未來——香港工業新時代”,透過五十多組展品,展示本地科研人員和工業家在不同領域推陳出新,運用前沿技術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以及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形成新質生產力。展覽不僅介紹本地工業的現況,還探討未來的工業前景,揭示香港新型工業化如何為長遠發展鋪路,並推動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展期至七月二日。

hk_c_image.png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署長陳詠雯今日(四月十一日)在開幕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既匯聚東西文化,亦兼容創新與傳統。隨着國家宣布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正全力配合,力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的工業,從早期的傳統製造業逐漸轉型至今日的高新技術產業,凝聚了無數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智慧與努力。

她指出,這次展覽中的每一項創新成果,都是香港工業新時代的見證,當中訴說的“香港故事”,就是憑着科技實力,將創新理念轉化為切實的可持續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工業界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機械人等先進技術,在轉廢為能的環保技術、智能製造的前沿應用和生命科學方面取得突破,為“香港製造”賦予了新定義。

陳詠雯說,展覽不但展示科技創新的成果,更可推動科研文化與科普教育。她希望公眾,特別是年輕人,能從展品和互動體驗中感受科技發展的無限可能,對探索科學產生熱誠,學習面向未來的創新思維,日後能把握香港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及65周年籌委會主席林世豪,和香港科學館總館長李為君。

展覽由五個展區組成,包括“產業基石”、“研與發”、“智能製造”、“工業4.0”和“2030願景”。展覽透過互動展品和實物與模型展示,介紹涵蓋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創新設計,並聚焦本地團隊如何將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三大優勢產業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實現香港新型工業化。精彩展品包括展示零耗能被動式輻射製冷材料的互動裝置,利用注射成型技術批量生產塑料製品的注塑機,和可於一小時三十分鐘內同時檢測逾四十種呼吸道病原體的自動多重診斷系統。

展覽由康文署及香港工業總會主辦,香港科學館及香港工業總會籌劃,創新科技署資助,在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香港科學館地下特備展覽廳舉行。展覽將於五月一日至七月一日期間每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設有導賞,市民可即場免費參加。此外,香港科學館亦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館外導賞、展品示範活動、工作坊、實驗班和科學講座,費用全免。(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