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大與教大合辦研討會 探元宇宙與AI未來在教育應用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3月7日電 教育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教育界面對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機遇。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教育大學於2月21日合辦第二屆沉浸式學習及元宇宙教育研究中心(CILME)研討會,以“元宇宙與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未來發展”為主題,匯聚來自全球的頂尖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及沉浸式科技對教育的深遠影響。研討會並獲理大杭州技術與創新研究院支持協辦。 CILME由理大及教大於2023年聯合成立,旨在建立與教育相關的跨學科研究共享設施,積極推動以科技提升教與學的研究,重點之一是探討透過虛擬實境、元宇宙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學生的認知處理、專注力、記憶力、大腦功能等,以達至提升學習效果的作用。 香港理工大學供圖 理大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致辭時表示:“CILME致力通過舉辦工作坊、研討會及會議等各種活動,推廣元宇宙及沉浸式科技等嶄新技術在教育界的應用。這次研討會正提供了重要機會,讓教育工作者盡情交流及分享想法,從而建立能推動教育革新的合作平台。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急速發展,我期望我們能夠攜手創造一個科技與教育相輔相成的未來。” CILME聯席總監、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教授致辭時強調跨學科、跨學校合作對於推動人工智能及元宇宙在教育中研究與應用的重要性。 是次研討會特意邀請了韓國慶熙大學李相珉教授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王友順教授發表主題演講。他們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如何驅動教育創新,包括開發結合虛擬實境技術和人工智能輔助學習環境的虛擬教師等概念,就人工智能驅動教育的未來發展,以及元宇宙等科技在其中的重要角色分享真知灼見。 研討會設專題報告環節,由理大及教大的學者展示他們在教育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論、實際應用及影響。其中,理大高等教育研究及發展院院長胡祥恩教授及理大文化與藝術科技研究中心總監杜本麟教授闡述了人工智能於語言和設計等學科中,作為“互動學習夥伴”的應用;而教大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中心實驗室副總監楊良河教授及教大卓越教學發展中心副總監宋燕捷教授則探討結合大型語言模型的虛擬實境平台如何能同時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溝通技巧和其他基礎知識。 研討會壓軸節目是由 CILME聯席總監、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主持的圓桌討論,聚焦於以科技提升學習的重要議題。線上及線下的與會者均踴躍發言,討論內容涵蓋提升學生參與度的教學設計原則、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利用人工智能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解難能力及個人化教育等。(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民調下降、被美國多州起訴,特朗普關稅戰要“認輸”?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