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天下 一周好圖香港新聞網2月17日電 香港中通社新聞圖片部梳理了一周新聞好圖,供讀者欣賞兩岸三地一周的看點。 元宵節將近,香港康文署由7日起到元宵節當日12日,於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及大堂舉辦元宵綵燈會,以“華燈.傳承”為題,展出約6米高的大型宮燈、由本地紮作師傅製作的小醒獅戲魚花燈,以及不同動物造型的綵燈。圖為現場設有猜燈謎活動。(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2月11日,台灣元宵節一年一度的台南鹽水“蜂炮”宣布正式開始,神轎從武廟出發繞境鹽水,250座炮城連續2天,分成好幾條路線接力開炸,要給民眾最難忘的“蜂炮”體驗,許多民眾全副武裝體驗犁“蜂炮”,隨著“蜂炮”竄動的景象,相當特別。“蜂炮”是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點燃時萬炮齊發,會發出鳴聲。 香港中通社圖片 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限時展出的四尊國家一級文物:圓明園獸首銅像,分別為牛首、虎首、猴首、豬首。每尊獸首銅像造工精細,面部絨毛及褶皺清晰可見,吸引大批遊客排隊觀賞。(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2025台灣燈會於2月12日元宵節正式開燈,以雙展區展出1座主燈、2大副燈及11個主題燈區,展出一百四十多座主題燈、四百八十多件作品。在夜幕低垂十分亮眼,展現傳統花燈工藝,透過多元創作主題,傳遞元宵佳節文化特色,並以光影熱鬧意象,訴說著桃園多元文化的城市魅力。圖為主燈“無限樂園”高18公尺,採用現代抽象無限符號造型,結合球體與幾何形狀,營造未來樂園意象。 香港中通社圖片 2月12日,“樂韻悠揚大三巴”元宵節音樂會傍晚6時及7時在澳門世遺景點大三巴牌坊上演。澳門中樂團演奏多首配合春節氣氛的中樂名曲《步步高》、《花好月圓》等,以及大眾熟悉的《雷電波爾卡》。元宵節音樂會由中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中國十大青年指揮家之一的景煥執棒,為配合元宵節的浪漫團圓氣氛。 香港中通社圖片 2月12日是農曆元宵節,香港大批市民到黃大仙祠歡度佳節。圖為市民逛黃大仙祠,賞花燈。(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張愛玲是近代華語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與香港有深厚淵源。香港都會大學獲得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博士及其姊宋元琳女士慷慨捐贈一批珍貴文獻及遺物,包括張愛玲的手稿、個人物品,以及與摯友宋淇和宋鄺文美夫婦(宋氏姊弟的父母)等人往來的書信。這批文獻及物品真跡將永久存放於都大,同時為文學界及研究學者們增添一筆無價的遺產。(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攝) 2月13日,150隻大熊貓雕塑在香港立法會大堂展出。全港最大型的熊貓展覽“PANDA GO!香港遊”,部分展品移師到立法會,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歡迎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2月13日上午11時許,台灣台中市新光三越百貨11、12樓美食區在裝修過程中,疑似氣體外洩,發生氣爆,現場滿目瘡痍,至下午二時,已知造成4人死亡、20人輕重傷。其中來自澳門的遊客一家七口兩死五傷,包括一名兩歲兒童須插喉搶救,其他家人僅擦傷無大礙。 香港中通社圖片 台灣新北市平溪天燈節2日12日晚上於十分廣場舉行,以蛇年元宵與西洋情人節為主題,天燈蛇影光雕秀施放粉紅蛇與金蛇的雙主燈,在小雨中冉冉上升,展現山城的幸福感,一起為新的一年寫下心願,點亮新希望。 香港中通社圖片 2月14日,首屆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今天起一連3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帶來世界級的卓越馬術比賽及表演。圖為國際五星級障礙賽選手在不同障礙賽中角逐。(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2月14日,“大公報”號飛機在香港國際機場揭幕。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香港航空攜手,共同打造“大公報”號飛機,既是向中國首架“大公報”號滑翔機的抗日義舉致敬,也是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體現。(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氣爆引發嚴重死傷,台灣高雄市2月14日聯合消防、建管、工務及瓦斯公司等單位前往14家百貨公司美食街進行公共安全大巡檢,主要針對美食街內的烹煮設備進行安檢抽查,測試包括瓦斯偵測器、煙霧偵測器是否能正常運作、緊急逃生路線是否完善等,以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香港中通社圖片 2025台北市士林園藝所鬱金香展以“愛的遇藝”為主題,選用超過13萬株、30個不同品種的鬱金香打造成8大展區,把現場妝點成浪漫的愛情殿堂,營造出一片令人陶醉的繽紛花海。鬱金香代表“愛情和希望”,配合西洋情人節到來,民眾徜徉在這“愛情花園”中,幸福浪漫。 香港中通社圖片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香港利東街的心形彩飾吸引遊客駐足感受節日氣氛。 (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全球首個2億像素極致高清球幕沉浸空間“欻與無影·天穹之城”項目落戶深圳鹽田區。作為國際頂尖數字技術打造的沉浸式體驗文旅綜合體和文化地標,該項目項目創下了全球最短的延時技術、VCOB專利封裝技術等科研專利,"欻與無影·天穹之城"的創新構建了"科技+藝術+文旅"三位一體體驗模式。此創舉將為大灣區數字創意產業及為城市文旅發展注入新動能,樹立數字時代文化體驗新標杆。(聞子 攝) 2月15日,香港海洋公園舉行“大熊貓龍鳳胎寶寶亮相儀式”,一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家姐”與“細佬”面對大批傳媒,表現活潑好動,十分可愛。“家姐”與“細佬”將於明日(16日)正式與公眾見面。(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早春二月,香港灣仔新碼頭環境舒適,吸引不少遊客在此休閑。(香港中通社記者洪少葵攝) 2月16日,2025乙巳年澳門文化藝術界新春大聯歡上的表演。當天,“青春·傳承——2025乙巳年澳門文化藝術界新春大聯歡”舉行,活動包括書畫雅集、節目表演、慶祝晚宴,充分展現文化澳門的青春活力和傳承,也展示了澳門文化藝術界的大團結、大聯合、大協作。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啟德體育園演練2月16日在啟德主場館、啟德體藝館及青年運動場舉行。(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有香港“粵劇殿堂”之稱的北角新光戲院將於3月正式結業。見證了香港粵劇演出52年的歷史舞台進入倒數階。近期,不少遊客和市民到新光戲院拍照留念。 (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台灣彰化市2月15日舉行踩街嘉年華會,活動吸引近五千人參與,過程中高潮不斷!踩街活動分兩條路線進行,一條為創意提燈踩街造型競賽活動路線,另一條為表演隊伍路線。香港中通社圖片 台灣嘉義縣鹿草圓山宮元宵火馬祭2月15日晚上盛大舉辦,重現傳統儀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鹿草圓山宮“放火馬”是清代開始就有的除疫儀式,中斷60年後,於2021年再次恢復舉辦。儀式開始,乩童請王孫大使降駕,民眾們一起拉著火馬巡禮,在民眾的期待中,點燃延伸至火馬堆的炮竹,將火馬引燃,趕走厄運,隨後是圓山宮準備的煙火秀。 香港中通社圖片 編輯:徐文峰 監製:洪少葵 【編輯:徐文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