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科普講座在港舉行 莫毅明分享讀數學出路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8月12日電 “未來科學大獎”今年第二場“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學家”科普活動近日於香港科學館舉行,邀請了2022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獎者、香港科學院副院長莫毅明教授主講,與學生分享讀數學有趣之處,並與今年中學文憑試“榜眼”黎信謙對談讀數學的出路。莫教授鼓勵有志在科學發展的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發揮,將興趣發光發亮。 主辦方供圖 莫毅明:做學問要觸類旁通 數學追求“真善美” 早年負笈美國,1994年返港擔任香港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的莫毅明,在活動中談及數學的“終極目標”,他認為數學是追求“真善美”,並將數學與文學作比較,“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以公式來證明抽象的理論,而文學則以詩詞歌賦來抒發情感,兩者的意念是不謀而合”;而做學問要觸類旁通,也要“文理兼備”,換言之要學習不同的學科,包括語言、藝術及哲學等,從而增加自己的想像力。他以“夢想喚起希望,深思邁向未來”寄語學生要有宏大的目標,努力並持之以恆,便能獲得成果。 是次活動有約二百名中學生參與,包括來自聖若瑟書院的中學文憑試“榜眼”黎信謙獲邀擔任活動互動環節主持人,並與莫毅明教授對談。即將到英國帝國學院攻讀數學及統計學的黎信謙提及數學科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莫教授指出,數學是一門非常廣闊的學科,有很多科學應用都倚靠純數學作為基礎理論,如現時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技術,相信數學科畢業生在各個領域上都會有發展空間。他又希望,有志在科學發展的學生,能夠將興趣變成能力,並得以發揮,共同推動世界進步。 2024未來科學大獎將於本周五(8月16日)公布得獎名單,屆時香港和北京兩地將實時網上串連聯播。(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