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古蜀文明展”在港舉行 展逾70件國家級文物

分享到:
2022-12-30 09:5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30日電 元旦臨近,又有國寶級文物首次在港展出。由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的“金沙之光─古蜀文明展”30日起一連3個月展出逾70件來自金沙遺址的國家級文物,同場還有7件香港出土文物展出。在眾多展品中,有14件為一級國家文物,包括太陽神鳥及金人面像等,揭示4000年前古蜀的高度文明。

古物古蹟辦事處圖片

2001年發現的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區西北,是繼三星堆文明後,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另一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面積逾五平方公里,出土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金器逾200件,是目前夏商時期考古遺址中發現金器數量與種類最多的遺址。

此次展覽展出70多件由金沙及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珍貴國家文物,當中有14件國家一級文物首次抵港,包括金人面像和蛙形金箔;更罕見獲國家文物局批准,讓7件香港出土的文物一同參展。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朱章義曾是發掘三星堆的青年考古學生,後來又成為金沙遺址的挖掘者和考古專家。他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文物是歷史文化最好的載體,透過文物鑑賞,可以發現史料鮮有記載的內容。

從四川三星堆、金沙遺址到香港南丫島、屯門的出土器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金沙遺址祭祀區出土的銅人頭像,有著圓頂、長眉、橄欖形眼等,造型風格與三星堆出土的基本一致,顯示兩地宗教信仰和文化的緊密聯繫。

而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玉璋,造形多變,製作精細,為四川盆地青銅文化所特有;但香港南丫島也出土了精美而具夏文化元素的石牙璋,與金沙玉璋形似,顯示中原夏商文化透過古蜀地影響嶺南文化。

除此之外,還有南丫島出土的石戈、屯門發現的石鉞等,都與金沙遺址文物有相似之處。朱章義說,這些都非常值得香港市民多看、多感受。文物的形似相似,正正體現中華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一體”。

此次展覽是自特區政府發展局與國家文物局在11月簽訂《關於深化文化遺產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框架協議書》後,首個雙方合作的大型國家級文物展覽,也是新冠疫情三年來,四川省文物第一次外出展覽。

朱章義認為,這次展覽加強了成都和香港的合作交流,包括考古、文物保育、文化旅遊產業、公眾教育等,希望以後有更多文物來港,與香港市民見面,也希望香港出土的文物到內地參展。

“民眾對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文物已耳熟能詳,但想不到香港也有許多珍貴的出土文物,而且與三星堆文物有形似之處,這些是很有意思的發現。”朱章義說。(完)


【編輯:崔靜雯】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