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混合免疫”仍是理論 專家籲警惕“長新冠”

分享到:
2022-07-18 11:0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8日電  香港第五波疫情反彈,連日新冠確診破3000宗。日前,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4名港大專家學者日前撰文指出,香港應在夏天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使社區有低度傳播,以便達致更好“混合免疫”效果,避免醫療系統在冬季崩潰。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指,“群體免疫”或“混合免疫”始終仍是一個理論,未必可以實在的保護市民,強調政府絕不能在這時“躺平”,需保衛醫療系統及長者。

獲續任政府專家顧問的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回應查詢時認同港大學者建議,稱“混合免疫”非只理論及“躺平”,新加坡及英國等已實戰成功。另一不願具名專家分析,港人抗體水平正下跌,若不趁夏季讓社會透過自然感染鞏固混合免疫力,至冬季才感染會“更弊”。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18日亦在電台節目指出,現時是推行“混合免疫”好時機,他認為,年初的第五波疫情大型暴發,市民感染後3至6個月,再感染的機會減少,就算二次感染,亦會大幅度減少重症,需要把握時間,推高疫苗接種率,重申減低疫情影響最可行及具可持續性的方法,是接種疫苗。

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醫生則不認同該說法,他指出,多名港大學者提到“混合免疫”在英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國皆有實踐,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國的疫情似乎仍然比較嚴峻,未能完全有效控制疫情,數據上也似乎未能完全反映“混合免疫”的有效性,可見“混合免疫”現階段來說只是一個理論。

另外,他還提到“長新冠”隱患。他指出,“混合免疫”亦有可能使得“長新冠”的問題惡化。有數據顯示,約有五分一的新冠康復者患有“長新冠”,而且現在各國專家對於“長新冠”仍未有足夠的瞭解,若隨意推行“混合免疫”,或導致香港有不少人會患上“長新冠”,對於醫療系統造成負擔;還會令市民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工作效率下降,從而加重社會資源的負擔。他並建議,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市民應盡快接種疫苗。

政府專家顧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18日透露,委員會下月會開始商討,下調科興疫苗的接種年齡到3歲以下。

劉宇隆表示,有需要讓幼童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委員會將檢視接種疫苗後的血清抵抗力及安全性;至於何時能開始為6個月大至3歲以下幼童接種,要待藥廠提交數據讓政府審視,並通過緊急使用。劉宇隆還表示,科興使用的滅活技術歷史悠久,不用擔心其安全性,即使3至11歲小童都是接種3針成人的劑量。(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