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首個轉廢為能設施六年來處理270萬公噸污泥

分享到:
2022-05-19 18:4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19日電 T·PARK“源·區”是香港首個將廢物轉化成能源的大型設施,自2016年正式啟用以來,已處理超過270萬公噸污泥,如今T·PARK“源·區”迎來六週年紀念。

該設施六年來平均每日將超過1230公噸污泥轉廢為能。在減輕堆填區負荷的同時,產生的熱能又可供電予設施日常運作。而剩餘的電力還可輸出至公眾電網,善用資源循環,達至減廢又減碳的效果。因此,該設施的環境教育中心受到大眾歡迎,六年間接待超過28萬參觀人次,其創新環保的設計開創典範,好讓公眾了解和體會“轉廢為能”的理念及優勢。



環境保護署發言人5月19日表示,為慶祝T·PARK“源·區”六週年,環保署將透過網上及社交平台舉辦一連串宣傳活動,展示設施如何應用可持續發展的廢物處理方案,實踐“轉廢為能”。據了解,環保署又會在七至八月期間舉辦以惜物減廢為主題的工作坊,讓市民體驗資源循環的樂趣。

他指出,T·PARK“源·區”內的環境教育中心設有免費可供公眾預約參觀和使用的休閒設施,並提供導賞服務,期望公眾透過這些活動,從中認識和體驗廢物管理中這類現代化“轉廢為能”設施的好處——採用先進的焚燒技術處理廢棄物,過程中產生能源,除可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發電外,亦能避免因廢物棄置於堆填區而產生甲烷,有助減少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

香港將繼續發展“轉廢為能”設施,以逐步取代由堆填區處理每日近11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目前在石鼓洲旁興建中的I·PARK1“源·島”將會是本港首個以先進焚燒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設施,預計於2025年開始投入服務。環保署亦會就選址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的I·PARK2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及技術性研究,並會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以實現《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達致“零廢堆填”及碳中和的目標。  (完)

【編輯:顏琨】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