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港媒輿論:新選制下香港立法會選舉有利擺脫民粹化

分享到:
2021-11-15 10:0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14日電 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接獲154份提名表格,如果所有參選人都通過資格審查,全部席位都將會有競爭。對此,有港媒分析,新選舉制度改變了政治生態環境,擺脫競選時愛打“民粹牌”吸取選民眼球的情況,讓一批有志為香港服務的專才更願意參政。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根據紫荊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逾八成香港市民關注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對新選舉制度下舉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充滿期待。

香港《文匯報》社評指,此次選舉出現不少令人欣喜的新氣象,例如吸引不少商界、學界和社會知名人士參選,令大批有識之士摒棄“政治冷感”,願意在新選制下參政議政,出心出力為港為民服務。

社評指出,教育、法律、社工等多個專業界別,過去長期被反中亂港勢力霸佔,令專業政治化,如今不少愛國愛港的專業人士角逐專業界別議席,有利維護業界利益、推動業界發展,革除政治化弊端。

社評分析,社會各界踴躍參選,顯示完善後的選舉制度得到主流民意、社會各界認同,所選出的新一屆立法會預期也會有很高的認受性和堅實的民意基礎,更證明攻擊立法會選舉是“一言堂”“清一色”的謬論是無稽之談。

香港《星島日報》社論指,立法會選舉參選人報名相當踴躍,而各選舉界別的競爭都比預期大,反映新選舉制度下將反中亂港人士踢出局後,吸引到很多有心為香港幹實事的專業人士、學者和具資深經驗的行政人員參政。

社論指,一批非建制人士也獲提名參選,令候選人政見多元化,也是好現象,反映新選舉制度下參選人毋須政見一致,只要符合愛國愛港條件,都可以獲取足夠提名入閘,令選舉變得更多元化。由於各參選人有着不同政見,一旦當選,可以將不同聲音帶進議會內,對監督政府發揮更大作用。

社論認為,新選舉制度改變了政治生態環境,讓一批有志為香港服務的專才更願意參政。過往反中亂港人士在競選時愛打“民粹牌”,透過謾罵、人身攻擊和激進口號,來吸取選民眼球,入到議會則只顧拉布搗亂,讓溫和實幹的各界卓越之士望而卻步。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加上完善選舉制度正式落實,讓他們有參選渠道,願貢獻自己所長,服務社會,令議會變得更多元化、專業化和具代表性。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