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疫之路:不“封城”堅持“清零”策略疫情漸見平穩香港中通社11月3日電題:香港抗疫之路:不“封城”堅持“清零”策略疫情漸見平穩 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 新冠疫情至今持續近兩年,為全球公共衛生系統帶來挑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表示,香港近月持續本地零確診,市民生活大致回復正常,經濟逐步復甦,香港在抗疫上取得成就。 回顧香港抗疫之路並不平坦,前後經歷四波疫情。去年11月中暴發的第四波疫情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外界看來,特區政府的防疫思維出現重大轉變,較以往更為進取、主動。其中包括首施“禁足令”的“封區管理”,即根據疫情評估採取突襲“封區”檢疫,在指明“受限區域”內人士須禁足直至完成檢測及有結果,以達到社區“清零”的目標。 從確診數字來看,自2020年1月23日首次公佈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同年9月19日累計確診病例突破5000例;相隔4個月後,即今年1月23日公佈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破萬,但自此新增確診病例大幅回落。 根據3日公佈的數字顯示,香港至今累計錄得12352宗確診病例,而近月的確診病例主要都是從外地輸入。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少確診個案的經濟體,香港也未曾採取“封城”措施,對一個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而言,是一項重要的成就。 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總結出香港抗疫的三大成功之處:一是市民抗疫意識高;二是政府的防疫政策比歐美“好一百倍不止”;三是香港醫療服務和隔離設施較佳。 在香港,防疫策略除了考慮如何堵塞疫情蔓延,也要顧及對市民和商戶的生計影響,因此措施會根據疫情最新情況調整鬆緊。唐繼昇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說,從抗疫開始,可以看到特區政府不斷優化防疫政策,在抗擊第四波疫情時措施有較大的轉變,是重要的轉折點。 從疫苗接種的角度來看,香港自今年2月26日起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但進展緩慢。儘管香港本地的地產商等推出送樓送消費券等措施,截至11月2日香港完整接種兩針的接種率為65.8%,尚未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70%人口接種疫苗。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超過八成,但在採取“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後,近日疫情反彈,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出新高。 疫情以來,與中國內地一樣,香港一直採取不惜一切代價的“清零”防疫策略。唐繼昇指出,對比之下,“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徹底失敗,除了新加坡,韓國以至英國等的例子也印證了這一點。 唐繼昇認為,接種疫苗重要,但防疫措施和意識更重要。面對新冠變種病毒,單靠疫苗是不行的,所以香港堅持“清零”的防疫策略是對的。(完)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