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港青:祖國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分享到:
2021-04-05 14:12 | 稿件來源:大公報

【字號:

  站在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海豐紅宮紅場舊址上,眼見那些掛滿歲月痕跡的殘舊武器,港青鄭錦濤彷彿看到當年海陸豐人民拿起槍支彈藥武裝起義的英勇畫面,更讓他第一次清晰意識到今天和平穩定、富裕安康的生活多麼來之不易。“祖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對於鄭錦濤等港青來說,這是他們最真實的內心感受:只有親自用腳丈量過祖國的壯麗河山,融入當地生活體驗中華傳統文化,才能深入認識自己的國家,切實感受國家成就的震撼和偉大。

  2日下午,就讀於華僑大學的港生鄭錦濤從泉州出發,乘坐高鐵趕往汕尾,目的地是小城海豐。近年中央推出系列惠港措施,港人在內地生活出行越來越便利,每次出遊鄭錦濤都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黃金年代”。和大多數內地青年一樣,鄭錦濤通過網絡了解海豐的各色景點和風土人情後,訂好酒店和門票就出發了。

  慶幸自己生在“黃金年代”

  旅途第一站,鄭錦濤來到海豐紅宮紅場舊址。正逢紀念建黨百年,這讓生於香港的鄭錦濤非常好奇,因此他想趁清明假期實地去看看,感受一下建黨百年歷史的風雲激盪。走進紅場,只見正中央一尊昂首叉腰的塑像高高屹立,那正是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的雕像。這尊塑像與勝利會師、浴血奮戰、氣壯山河等幾組大型雕塑一起,重現了海陸豐三次農民武裝起義可歌可泣的戰鬥情景,加上展覽中各種槍支、手榴彈等武器的展示,讓鄭錦濤直面當時戰爭的殘酷和取得勝利之艱辛。

  鄭錦濤告訴記者,在香港時常聽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真正到了內地讀書,去不同地方旅遊,接受各地特色傳統文化薰陶,才真正開始認同中華文化。鄭錦濤認為,香港青年應該多到內地走一走,只有看過不同的自然風光,體驗過不一樣的文化風情,才能開闊視野,並讓自己變得包容,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正在江門實習的港青趙梓烽,這個清明假期策劃了一場周邊遊,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到當地文化景觀和新會陳皮村。“在香港經常喝陳皮煲的湯,吃陳皮骨,到陳皮村就是想了解一下這種皮比肉貴的水果以及它的歷史。”在趙梓烽看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歷史淵源、建築藝術、飲食特色還是地方風情,都值得好好發掘。

  “親自看看才能拓寬視野”

  和鄭錦濤一樣,在陌生城市深入當地百姓生活,是趙梓烽最喜歡的事。這跟之前西藏騎行的一次偶遇有關。2016年,趙梓烽與同學從成都出發,開始前往西藏的2230公里騎行之旅。一路上,有壯觀景色相伴,還有五湖四海的驢友,趣味無窮。

  最讓趙梓烽記憶深刻的事,發生在一個掉隊的傍晚。當時,趙梓烽與一位隊友在掉隊路上發現一個遊牧藏民的帳篷,突發奇想要留宿一晚看當地的星空。於是,兩人敲開帳篷,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接待了他們,帳篷後是牦牛場,大人都在這放牧。那晚,趙梓烽和藏民一起奔跑、一起騎牦牛,玩得不亦樂乎,還與藏民一家同吃同住。山風透過縫隙吹進帳篷,讓趙梓烽誤以為這是一個貧窮的藏民家庭,但交談中才知道,眼前的藏民是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原來,政府持續推出幫扶政策,藏民生活不斷改善,在西藏一頭牦牛價值高達萬元,這個擁有上百頭牦牛的藏民家庭比很多人都富裕。

  在這個簡陋的帳篷中,趙梓烽發現扭開水龍頭有自來水、插上電源就有電,但這一切並不是必然。“國家的每一個五年規劃是實實在在發展地方經濟,中國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強大。”趙梓烽說,這些是在香港看新聞不會有的感悟,只有親自看看,才能拓寬視野。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 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