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香江:通識教育改革須把握好三個關鍵點高中通識科開設至今,已暴露出種種弊端,變成了反中亂港勢力在校園“播獨”的渠道,“修例風波”期間被拘捕的違法者多達一萬多人,其中有四成竟然是學生;究其原因,通識教育的變異可謂“功不可沒”。 去年11月份,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宣布改革通識教育,這是醫治“教育病”的關鍵一步,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也令反中亂港勢力的一些人感到不安。近來,有人以“政治凌駕教育”等藉口抹黑通識教育改革,對此,香港社會各界應該明辨是非,再也不能被謬論誤導,通識教育改革必須把握好三個關鍵點。 法律禁區不容碰觸 通識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重新編寫教材,教材理應送教育局審核通過,才能供學生使用。這個環節並不過分,以往由於缺少這個環節,某些“教育專家”想怎麼編寫就怎麼編寫,其中出現大量貶低、抹黑內地和特區政府的觀點,還出現煽動所謂“抗爭”“佔領”的思想;某些參與編寫教材的“教育專家”,帶有明顯的“港獨”傾向和“煽暴”嫌疑,甚至公開逾越法律紅線。 比如,理大教職員協會副會長、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朱偉志,曾經擔任通識科教材“現代中國第四版(2020年修訂版)”的顧問。此人就有明顯的“港獨”傾向。他曾在2016年發表文章《梳理“討論港獨”的意義》,認為“‘討論港獨’猶如‘討論如何自殺會好一點’”,並提出幾個討論點:(1)“港獨”能不能談;(2)“港獨”有沒有可能;(3)“港獨”有沒有意義。這樣的人指導通識教材編寫,其政治立場必然通過各種方式暗藏於教材當中。 有此前車之鑒,這次的教材編寫、審核必須嚴守“紅線”:法律禁區不容討論!通識教育旨在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但並不等於討論無禁區。香港的身份地位早已透過憲法和基本法確定,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特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因此,“港獨”是違法的,沒有任何生存空間,討論“港獨”當然是不能允許的!如果有人膽敢在教材中通過“討論”方式暗示“港獨”的可行性,這就是挑戰憲法和基本法的權威,法律禁區不容碰觸! 全面認知是正確判斷的前提 反中亂港勢力反覆炒作“通識科培育學生求證、求真,也是追求公義的基礎”。這個觀點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某些人在實際操作中歪曲了“求證、求真”的本義,將通識教育引向了仇視國家、歧視內地、抹黑政府、煽動暴力的方向,荼毒學子,禍害社會。 特區政府去年底提出通識科改革綱要,計劃合併《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兩個單元;在實地考察方面,新課程設計的一大亮點是:要求高中生在三年內必須到內地考察一次。這樣的改革思路,為學生提供了全面準確認知國家的途徑,值得點讚。 今日香港與現代中國的淵源很深,今日香港所具有的現代、文明、法治、包容等特性,並非從天而降,而是與現代中國的變革有着深層次的聯繫,合併兩個部分,有助於釐清二者之間的邏輯關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 要求高中生三年內必須到內地考察一次,更是要讓學生增強感性認識。“修例風波”期間,一些未成年人變得異常激進、偏執、盲從,令人驚愕!在他們的腦海裏,內地是“暗無天日”,“警察都是壞人”,“政府就該反對”,“勇武抗爭有理”……這些認知從何而來?正是某些“黃師”借通識教育的機會,對內地妖魔化結出的惡果。讓每個高中階段的學生到內地看一看,親身感受一下內地發展的勃勃生機,才能校正那些不符合實際的認知。 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局部,不知全局。那是非常可悲的!我們不能把學生培育成這樣的“盲人”。培育學生求證、求真,前提條件是必須給學生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如果只向其輸入一方面的信息,只會把學生培育成“偏執狂”,不會達到目的。 教師的考評標準應堅持正確導向 通識教育改革,有了好教材、有了好的教學大綱,並不等於萬事大吉。還要防止“歪嘴和尚念錯經”。以往,設立通識科的初衷也是不錯的,結果“黃師”執教,通識變味。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出,通識教育過往較為鬆散,有些教師的品格和知識水平令人憂慮,她建議為通識科教師“再培訓”。對此,筆者完全贊同。 這次改革,教育局在制定教師考評標準時應堅持正確導向。至少要設立三個標準。第一,法治標準。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了香港的法治基礎,香港國安法是基本法的補充和延伸,是一部落實基本法的法律,同樣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必須明確“法治基礎不可撼動”的底線。第二,職業道德標準。任何人不能將個人的政治立場帶入到工作當中,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標準。教師在教授通識教育課程的時候,不能逾越教學大綱和教材規定的範圍,自己另搞一套,甚至是完全與教學大綱相沖突的一套,這是有違師德的。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必須受到處罰。第三,業務素養標準。大部分教師對國情的認知還比較膚淺,要當好通識科教師,這方面的業務素養必須提高。比如:如何認識“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如何認識內地實行的社會制度?如何認識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如何認識中華傳統文化?……這些課都需要補上。 通識教育改革是醫治“教育病”的一劑藥,這劑藥要有效果,必須把各種最壞的情況都考慮到,把各個短板都補上,既不影響學生明辨慎思的能力,又要有利於增強學生抵制歪理邪說的定力。謹防“換湯不換藥”,搞成“夾生飯”!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 屠海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