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寒冬裏,海外中餐業怎麽“撐”下去?“疫情一再反復,我們經營一天就虧本一天,實在難以為繼。”日前,美國舊金山華埠最後一家大型中餐館康年海鮮酒家老板李彪宣布餐館結業,這家有著百年歷史、能容納千人就餐的老店最終沒扛過疫情的衝擊。 “康年海鮮酒家”是華埠為數不多的可以舉辦大型宴會的大酒樓,也是僑團、小區活動宴會的固定舉辦地。李彪表示,雖心有不舍,但每月的租金、保險等支出令備受疫情打擊的康年不堪重負只能結業。 海外疫情持續蔓延 中餐從業者不堪重負 當前多國因出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陸續出台了更嚴格的封鎖措施,這使得剛剛“緩口氣”的海外中餐業再次受到衝擊。 中餐從業者們面臨著堂食難開展、經營時間縮短、客流萎縮、營收下降、種族歧視等問題,同時要承擔房租、水電、煤氣、保險、稅收等支出。重重困難疊加之下,部分中餐館關門歇業。 “美國的中餐館裏受衝擊最大的是大型堂食餐廳,特別是自助餐廳倒閉的不少。”美國中餐聯盟榮譽主席朱天活說,目前中餐最主要的困境是收入大幅減少,另外防疫政策的不斷變化也使從業者們苦不堪言。 他說,比如去年12月起美國南加州開始實施新一輪居家避疫令,戶外就餐被叫停,那些中餐業主花費財力物力搭建的戶外就餐空間如今只能閑置。“每當有新的防疫措施實施,餐飲業首當其衝。”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有三分之一的中餐館目前是關門的,開著的幾乎都在虧本。”巴塞羅那青田同鄉會會長周建虹說,根據加泰羅尼亞大區的防疫要求,餐飲店每天只能開放堂食兩個半小時,上座率要控制在30%,很多餐館就直接選擇停業了。 奧地利目前正處於第三輪封禁期間,所有餐飲店只能開放外賣。據維也納餐飲協會會長朱茂奏介紹,奧地利有近1500家華人開辦的餐館,疫情之下一些做旅遊團餐的大型餐館倒閉了,大多數中餐館在政府補貼和扶持下苦苦支撐。 中餐從業者廣開門路 以變應變尋出路 在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前,海外中餐業者正在積極應變尋找出路,比如原本只經營堂食的餐廳開拓了線上業務,嘗試網上訂餐和外賣送餐,同時通過掃碼點餐、線上支付、機器人送餐、設置隔離座位等一系列新的服務模式,使室內就餐環境更加安全放心。 英國倫敦中英工商聯主席韋朝賀介紹,英國近日通過了第三次“封城”令,民眾都在家中避疫,餐飲外賣生意火爆。“中餐從業者們普遍反映外賣訂單多到接不過來,晚餐時間只能停止接單。因為人手不夠,很多老板都親自出門送外賣。” 談到為何中餐外賣這麽火爆,韋朝賀說,像法餐、意大利餐等很多菜式並不適合做外賣,因為送出去就不好吃了,而中餐的一些餐品打包方便、配送過程中口感也不容易變化,所以廣受歡迎。 韋朝賀說,為解決中餐業者們在招工方面的困難,中英工商聯建立了一個招聘平台,同時開展外賣菜品制作、包裝改進方面的培訓,幫助大家精進外賣業務。 “美國有不少中餐館轉做外賣,不僅能送餐上門,甚至能‘送宴上門’,服務小型家庭聚會。”朱天活建議,從業者們可充分開發網上送餐業務,這是度過困難時期的最好方法,只要現在盡量維持收支平衡,就有希望撐到疫情過去。 經過疫情期間的嘗試和探索,西班牙很多中餐館已建立了成熟的線上業務。周建虹說,還有些中餐館開發了特色套餐,包含一些適合外賣、遠程配送的新菜品。“外賣不僅要把餐準時送到,菜的色香味也要保證,這是中餐業者們要下功夫的。” 部分大型中餐館、自助餐等向外賣轉型存在困難,朱茂奏建議這類餐館在改進服務、菜品提質升級上著力。 他以自己的餐館舉例說,“3年前我開了一家新店,全部采用二維碼點餐。兩年前,我又引進了機器人送餐,沒想到疫情期間派上了大用場。疫情期間餐廳客流量不降反升,相較於去年同期還增長了30%左右,秘訣之一正是有新科技助力的無接觸服務。” 朱茂奏表示,奧地利的一些大型餐館正在探索轉型,一方面推進掃碼點餐等各類無接觸服務,另一方面利用這段時間鉆研新菜式,為封鎖解除後的重新開業做足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