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 全港市民請投票!

分享到:
2024-12-24 18:4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24日電 由香港文匯報發起,香港中國通訊社、大公報、大學生報、中國日報、有線新聞、明報月刊、香港電台等23家媒體聯合主辦、55間團體協辦的“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自1998年推出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六屆。對幫助政府了解民生所需、社會訴求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主辦方初步篩選了20條備選大事如下,全港市民可透過網站、郵寄、傳真等方式參加評選,選出你們認為最具影響力和最關心的“政府施政十件大事”。

1.加碼打造盛事之都  發掘熱點“無處不旅遊”

政府在1月成立盛事統籌組推動盛事經濟,預算案增撥逾10.9億元推動旅遊發展,每月舉辦煙火和無人機表演,重新打造“幻彩詠香江”,並首次以“藝術三月”為主題推出連串活動,包括潮流嘉年華、金庸百年紀念等。政府5月繼續加碼,將全年盛事活動增至214項,估計可吸引約170萬旅客參與,為香港帶來72億元消費額及43億元經濟增加值。施政報告亦對旅遊發展提出願景,加強統籌在地區發掘和建設匯聚人氣、富吸引力旅遊熱點,落實“無處不旅遊”理念。

2.醫療券增7灣區試點  醫健通病歷跨境適用

醫務衛生局2月公布擴大“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詳情,6月28日起陸續將五間內地綜合醫院及兩間牙科醫療機構納入試點,並首度衝出深圳,覆蓋東莞、廣州等地,亦首次有非港資內地三甲醫療機構及牙科專業醫療機構參與計劃。為配合跨境醫療協作,由7月15日起,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於港大深圳醫院試行兩項名為“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的新功能。另外,施政報告宣布會將試點覆蓋至大灣區全數9個內地城巿,並會利用醫健通平台擴大跨境醫療紀錄互通。

3.樓市全面“撤辣” 放寬按揭貸款限制

為穩住市場信心及抵禦外圍因素對樓市影響,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宣布全面撤銷已實施超過13年、俗稱“辣招”的樓市需求管理措施,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金管局同時宣布放寬物業按揭貸款限制,包括七成按揭樓價上限增至3,000萬元、暫停按揭壓力測試,放寬物業發展最高融資比率等。10月施政報告再放寬物業按揭貸款條件,住宅及非住宅按揭成數上限一律調至七成,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調整為五成,樓市政策回復至2009年以前。

4.實施維護國安條例 打擊損害國安行為

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3月19日在立法會全票通過,3月23日刊憲生效,補齊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的短板。《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政府針對多宗危害國安案落實執行。警方5月首次引用新例下的煽動意圖相關罪行,拘捕涉嫌在社交平台發布具煽動意圖帖文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6人。6月保安局引用條例,對潛逃者羅冠聰、蒙兆達、劉祖廸、鄭文傑、霍嘉誌及蔡明達實施措施,包括禁止資金往來、限制不動產活動等。

5.暫緩垃圾徵費 加強回收配套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原定於4月1日實施,由於社會有較多意見,政府宣布押後延至8月1日推行,並於4月1日起由政府部門及樓宇先行先試,以向公眾展示實際操作。5月因應收集意見顯示約八成市民反對如期推行,加上回收網絡有限、商界承受巨大壓力等因素,政府決定暫緩垃圾收費計劃,並會擴大回收配套和加強公眾教育。除向公屋居民等派發指定袋,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公共回收物收集點,並檢討“綠在區區”招標安排及要求,提升成本效益和服務水平。

6.增設愛國教育小組  加強國情國安教育

政府4月在“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之下設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以協助制訂愛國主義教育的計劃和策略。籌備多時的國家安全展覽廳8月在尖沙咀的歷史博物館開幕,海防博物館9 月正式改設為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並推出專題展覽“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教育局7月公布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首次加入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全港學校的中一級9月起全面推行公民、經濟與社會課程,課程指引亦強調加強憲法、基本法和國情教育,以及國家安全教育學習元素。

7.善用資源打擊濫用公屋  立法規管取締劣質劏房

特區政府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妥善應用公共資源。房屋署4月向25萬戶派發富戶審查申報表,當中1,800戶主動交還公屋;建立查核機制,查核公屋住戶在內地或外地擁有物業;落實於2025年1月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舉報濫用公屋。為早日解決劏房問題,提升基層市民居住質素,政府在興建簡約公屋同時,決定以立法方式取締劣質劏房,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必須符合標準才可出租,並將合標單位命名為“簡樸房”,出租不合標單位要負刑責,爭取在2025年內通過有關法例。

8.禁用即棄塑膠餐具 “走塑”減廢效果顯著

第一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新法例於4月22日起實施,禁止商戶提供或銷售即棄發泡膠餐具、飲管、膠刀、膠叉、塑膠棉花棒、充氣打氣棒等,同時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提供即棄膠杯和即棄塑膠食物容器。法例實施初期曾出現替代品質感差、使用不方便等問題,但經過半年適應期,環境及生態局公布“走塑”和減廢的效果非常顯著,連鎖食肆反映有八成外賣顧客選擇不需要外賣餐具,約有三成餐廳已不再提供任何外賣餐具。

9.向中央爭取惠港措施 擴個人遊恢復“一簽多行 ”

在特區政府的積極爭取下,中央政府年內兩次擴大個人遊城市名單,先後在3月及5月新增西安、青島、太原、呼和浩特、哈爾濱、拉薩、蘭州、西寧、銀川和烏魯木齊,涵蓋城市增至59個,包括全國所有省會城市。此外,中央政府又批准自12月起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證,更擴大到非戶籍居民,共1,800萬人有申請資格。特區政府積極配合中央惠港措施,統籌各部門全方位作好準備,確保口岸、旅遊設施及公共交通網絡等運作暢順。

10.港交所打風不停市 與全球市場看齊

為優化港股交易機制,並與全球主要市場看齊,政府經過市場諮詢和模擬測試,於6月18日公布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自9月23日起實施打風不停市安排,日後無論遇上黑雨或八號以上颱風,除少數活動如上市儀式等會延期外,投資者可以透過電子渠道,如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或電話交易,繼續進行港股、美股及A股的買賣。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交易、結算、交收及上巿等活動亦將如常進行。相關安排於11月14日颱風“桃芝”襲港時首次啟動。

11.三中全會指路引航  香港抓機遇促發展

7月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不僅規劃了國家現代化的宏偉藍圖,而且為香港未來發展指路引航。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各級官員認真深入學習,更邀請中央宣講團到港宣講,形成了學習熱潮,從更深層次領會和貫徹《決定》精神。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舉行的學習分享會,大大小小不下數千場。香港社會積極把握機遇,在發展中鞏固和增強優勢,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香港力量。

12.積極投放資源培育精英  香港健兒揚威巴黎奧運

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投放資源,支持促進香港體育事業快速發展。2024年8月,在巴黎舉辦的夏季奧運會上,中國香港代表隊勇奪兩金兩銅,這是香港首次於同屆奧運會中取得兩金佳績。特區政府支持精英運動員不遺餘力,包括透過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為香港體育學院提供穩定的財政資源,全面支援大約1,500名運動員的訓練需要。同時政府支持精英運動員在運動和學業方面的雙軌發展,並強化退役運動員的支援,為未來更好人生發展打好基礎,極大地促進了本港體育事業更健康蓬勃發展。

13.違例記分條例生效 提升的士服務質素

香港的士服務質素多年來一直廣受詬病,政府推出《的士司機違例記分條例》,9月22日起生效。條例涵蓋11項與的士司機相關罪行,的士司機若於兩年間被記滿15分或以上,將被取消駕駛的士資格。至今已有多名的士司機被記分,包括涉及濫收車資及拒載等。另外,政府為改善的士服務水平及行業生態,7月引入全新“的士車隊”制度,並發出5個牌照,年底投入服務。政府亦建議規管網約服務平台,明確以牌照及若干發牌條件等方式規管平台公司,目標於2025年訂定立法建議。

14.慶祝國慶75周年  厚植愛國情懷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特區政府在國慶前後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市民分享國慶的喜悅和驕傲,厚植愛國情懷。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聯合舉辦國慶升旗儀式、維港煙花匯演、“盛世啟航—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成就”展覽、飄色巡遊、特色市集等超過400項慶祝活動,同時推出交通、餐飲、購物、玩樂等一系列消費優惠。

15.施政報告識變求變  改革創新謀發展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16日發表施政報告,主題為“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充分展現識變求變、守正創新的改革思維。施政報告提出鞏固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個國際中心地位,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改革“香港海運港口局”為“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等。政府亦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發展低空經濟。同時着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留學香港”品牌,部署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16.粵港深化經貿合作 簽約126項目總值逾千億

11月25日至27日,香港特區政府及工商界代表團展開為期三天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訪問之旅。這是粵港兩地深化經貿合作的又一大動作。代表團80名成員中,有超過60名來自香港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和商會等的代表。在三天的訪問行程中,代表團與當地産業園和龍頭企業面對面交流,尋找合作商機,兩地企業簽署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超過1,000億元。

17.北都區建設一呼百應 眾多企業有意投資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重點發展區域。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11月在深圳召開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夏寶龍主任充分肯定香港工商界突出貢獻,鼓勵工商界繼續發揮推動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11月29日特區政府舉行“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有85間企業簽署了意向書,35家企業簽署開發協議32份,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展示了工商界齊心協力支持特區政府拚經濟、謀發展的積極意願。

18.機場三跑啟用  提升航空樞紐地位

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基建項目——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於11月28日啟用,機場由雙跑道變為三條跑道運作,提升機場運力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標誌着香港航空發展邁進新里程。三跑道系統建造工程於2016年8月展開,耗資1,415億元。隨着三條跑道實現同步運作,機場每小時航班升降最多可達102架次,比原有雙跑道的68架次增加一半,預計至2035年達到每年處理1.2億人次客運量及1,000萬公噸貨運量的目標,有助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19.特首調整問責班子  主動作為推進改革

12月5日,國務院根據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議,決定任命陳美寶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羅淑佩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免去林世雄、楊潤雄的局長職務。李家超讚揚兩位新任局長肯做事、做成事,具備領導能力、解說才能和改革意識,相信她們在相關領域的施政更能做到成績,帶給社會更好的成效。社會各界認為,特首因應需要調整問責班子,體現特區管治團隊主動作為,以結果為目標,抱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為香港追時間、追成績,推進改革進程。

20. 中央再贈一對國寶 香港力推熊貓經濟

中央政府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再次向香港特區贈送兩隻大熊貓“安安”和“可可”,並於12月與公眾見面。另外,生活在海洋公園的大熊貓“盈盈”、“樂樂”誕下一對龍鳳胎,目前香港共擁有6隻大熊貓。政府鼓勵業界發展熊貓經濟,宣傳和推廣熊貓旅遊,並與各界聯手舉辦以“召集世界好友暢遊香港”為主題的一系列宣傳活動,由大熊貓家庭擔當旅遊大使角色,推介香港的旅遊體驗。其中12月舉辦的“PANDA GO!香港遊”大熊貓巡迴展覽,吸引了大批旅客到場打卡。

活動介紹和投票都可以從這個網站進入https://top10.wenweipo.com/  ,歡迎全港市民踴躍參與評選!(完)

【編輯:李冉】

視頻

更 多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香港咖啡市場年銷售額達百億 “瑞幸咖啡”進駐首杯15.9港元
龍獅撞上英歌舞 香港金龍獻瑞迎新年
台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兩岸交流可增加彼此同理心
足本回放!12分鐘香港2025跨年煙花匯演 精彩重溫!
高才通兩周年|成功來港的人如今過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