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月16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9月16日電 香港報章9月16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評論:辦好佳節盛事 助建文化強國 中秋佳節就在眼前,香港節日氣氛愈發濃厚。作為中西薈萃的國際都市,香港承載着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各區紛紛趁佳節舉辦各種盛事,不僅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參與,也迎來了眾多內地及海外遊客共同體驗富有香港特色傳統節慶的獨特韻味。隨着中國文化影響力日益擴大,香港致力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對外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對外推廣中國傳統節慶,助力國家建設文化強國。 香港在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潛力。一方面,可以通過舉辦更多具有特色的節慶活動和文化展覽,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參與,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以數字化、虛擬化等互動媒介,為傳統文化的傳播和體驗提供新的平台,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了解和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這不僅能夠拓寬中華文化的傳播管道,提高傳播效率,還能夠吸引更多年輕群體的關注和參與,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公報》發表評論:提升整體競爭力 增加市民獲得感 再過一個月,行政長官李家超將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繼早前舉行兩場地區諮詢會後,上周六他再率多名問責局長落區,了解地區醫療服務情況,並聽取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完善基層醫療系統,關乎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需要有更務實貼地的舉措。與此同時,在當前發展的關鍵階段,香港要抓住歷史機遇不斷提升競爭力,需要有更積極前瞻的措施。市民期待,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延續香港良好的發展形勢,為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房屋、醫療等議題相信會是新一份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而如何更有效推動經濟發展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此方面既要有堅定的信心,更要有積極和前瞻性舉措。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防騙化被動為主動 官商民須各盡己責 科技一日千里,訊息傳達和資金流通,無論速度和範圍都在提升,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但也成為騙案滋長的條件。通訊事務管理局、電訊商和社交媒體能否合作,幫助追蹤騙徒蹤跡和移除騙徒的訊息?在保障言論自由、個人私隱和網絡安全中,總會取得平衡。要令“網絡世界不是法外之地”不致淪為口號,必須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條文,否則難以執法。 要防患於未然,宣傳教育十分重要。這方面的工作目前有不少部門都各自為政,應該將之系統化、規範化、恆常化。教育局可以考慮將防騙內容納入課程,令大家更為重視。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與市民正面接觸的機會比較多,關愛隊成員稍加訓練,在探訪老人時可以兼任防騙先鋒。(完) 【編輯:徐嘉儀】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