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5月28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4-05-28 09:5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28日電  特區政府27日宣布暫緩原定於8月1日實施的垃圾收費計劃。香港報章5月28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香港中通社圖片。

《大公報》發表社評:暫緩不是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暫緩不是放棄,而是新起點。先行先試的最大價值就是發現堵點和痛點,這為特區政府規劃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參照,理清了頭緒。未來特區政府會推行一系列工作,包括增加回收的配套,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研究如何優化垃圾收費計劃等。政府會不斷監察和評估社會整體減少廢物和市民改變垃圾處理習慣的情況。改變700多萬市民的生活習慣不可以急於一時,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需要有耐心。有關官員指出,政府會在明年中,向事務委員會匯報工作進度。

《文匯報》發表社評:暫緩垃圾徵費理性務實 發展環保產業任重道遠

實施環保減廢的方向正確,暫緩垃圾徵費,並不代表永久擱置,而是爭取更多時間,為落實計劃做更周全準備。政府會繼續推進各方面準備,包括做好對市民的宣傳教育。由下個月起,政府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住戶,每月免費提供20個指定垃圾袋,為期半年,借此引導居民透過用指定垃圾袋處理垃圾,評估和減少產生垃圾量。屋邨清潔工人亦能夠在此過程中,熟悉如何處理指定垃圾袋,無須改變工作模式。政府、市民、物管和清潔業界在過去幾個月的討論和參與“先行先試”,加深對垃圾徵費的了解,進行了有益嘗試,這些經驗不會白費。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徵費緩行 減廢不停

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絕對有條件建立香港特色的綠色回收減廢文化。首先,趁着社會對垃圾徵費這一議題還有“熱度”,政府將於6月1日起,向所有公屋租戶每月免費派發20個指定袋,措施為期6個月,幫助市民進一步學習減少廢物和垃圾分類回收;其次,政府將於所有公共屋邨增設智能收集器材,目標是一年內將數目增大一倍,克服目前回收設施覆蓋率偏低的問題;此外,當局亦可嘗試優化政策,方向包括修例,免卻前線清潔工、物管員工在處理違規垃圾時可能負上的刑責,同時研究如何減輕對市民特別是中產和基層市民,以及食肆等界別的經濟負擔,從而增加整體社會減廢的誘因。還有一點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先行先試”不應該終止,因為這項工作有助政府和屋邨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累積寶貴經驗,並在這個基礎上將經驗推而廣之,讓減廢文化更加普及。上述工作不易在短期內奏效,但很有必要,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完)

【編輯:譚暢】

視頻

更 多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
“水上芭蕾” 澳門綻放!三支頂尖花樣游泳隊赴澳獻技
怎樣才能加入香港ICAC?有些人體能關就過不了?
又一屆香港學警畢業啦 願堅持信念 不忘初心
寸金寸土的香港 居然有20萬呎的土地用來種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