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如何應對首次“殮房”危機?

分享到:
2022-03-01 21:2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1日電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暴發至今,806人離世,過去一周內就有近300人離世,加劇香港公眾殮房的負擔。香港醫學會前會長何仲平3月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香港以前的傳染病很少,這是首次應對“殮房”危機。他就此提出多項建議,例如增加移動殮房等。

“遺體已經用袋子包住,傳染可能性是很低。”何仲平首先以科學解釋緩解目前社會的擔憂,他表示,遺體應受到應有的尊重,可能擺在走廊裡,其他人看到會很害怕。“普通人突然看到一具遺體在旁邊,會驚嚇。”

全港3間公眾殮房原有506固定遺體儲存空間,疫情下已經增至1350個,但殮房最近一個星期接收的遺體數量上升,因疫情公眾殮房儲存量已達九成。

“香港傳染病是很少的,多發疾病是心臟病、老人病;一天有這麼多人離世,之前是沒有試過的。”何仲平指出。

19年前的非典肺炎造成香港299人死亡,而新冠疫情暴發至今,累計已有1013人在公立醫院離世。早前,香港大學醫學院團隊研究推算,疫情持續至4月低,累計死亡人數將達4645人。按照目前特區政府通過緊急措施提升遺體儲存量,亦儘能存放19%的遺體,何仲平坦言,這也是香港首次應對“殮房”危機。

對於新冠死者的遺體,何仲平建議,需要確認遺體沒有傳染性後,讓其家人送到殯儀館火化,將公立醫院遺體送到殯儀館殮房存放。他還指出,可以參考美國的做法,將冷藏的貨櫃車改裝做臨時殮房。

此外,由於部分確診者離世,其家人成為密切接觸者而需家居隔離,有部分市民家居檢疫而未能及時辦理遺體認領手續。當局亦實施緊急措施,讓其家人外出辦理有關手續,希望以此加快遺體認領的程序。

目前,特區政府通過緊急措施提升遺體儲存量,包括向私營機構借得85個遺體存放空間;殮房附近放置冷藏貨櫃;盡快完成興建新的殮房,可提供800個額外的位置。

據分析,所有死亡個案中抽取442宗作為樣本統計發現,死亡個案的年齡中位數為84歲,年逾60歲以上佔92%,當中有81%未有接種疫苗。

何仲平直言,第五波疫情來得很快,我們最脆弱的是,長者疫苗接種率低。他呼籲,當局盡快加快老人家接種疫苗,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應對“殮房”危機的根本。

香港“疫苗通行證”24日起正式開始實行,市民進入指定場所須至少接種一針新冠疫苗。目前,已超過87%的60至69歲長者接種首診疫苗;76%70至79歲接種首針已逾76%;惟80歲以上僅48.64%。(記者 崔靜雯)


【編輯:崔靜雯】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