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特朗普豁免清單藏著美國的痛點 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 題:特朗普豁免清單藏著美國的痛點
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 當地時間4月11日深夜,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布公告稱,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簽署的備忘錄,智能手機、路由器以及部分電腦和筆記本等產品將不再被納入此前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的125%“對等關稅”範圍內。這一突如其來的政策調整,在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引發廣泛關注。此舉不僅為美國科技企業與消費者帶來喘息空間,也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在貿易策略上的複雜考量。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以高關稅為核心,旨在縮減貿易逆差並推動製造業回流。近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125%關稅,作為對中國對美商品加徵關稅的回應,總關稅率高達145%。此舉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美國股市波動加劇,美元下滑;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反映避險情緒高漲。與此同時,中國迅速反制,對美商品加徵125%關稅,雙方貿易戰升級至白熱化。 然而,智能手機與電腦作為中國對美出口的頭兩大品類,2024年出口額分別達417億美元和331億美元,佔美國進口電子產品的絕大部分。若對這些商品徵收高關稅,恐導致供應鏈中斷及價格飆升。分析人士此前預測,若關稅全面實施,高端iPhone價格可能從1599美元飆升至2300美元,對美國消費者與科技企業構成重壓。CBP公告的豁免清單涵蓋20類產品,包括半導體、記憶卡及顯示器等,顯示特朗普政府在強硬姿態背後,開始權衡國內經濟與消費者反彈的風險。 綜合專家及媒體分析,特朗普的關稅豁免並非單純的讓步,而是經濟現實與政治考量的折衷,亦可能日漸意識到關稅帶來的痛。首先,美國科技巨頭如蘋果高度依賴中國製造,超過八成的iPhone和iPad均在中國生產。高關稅將推高企業成本,削弱其全球競爭力,甚至引發裁員或利潤下滑,對美國經濟不利。Wedbush證券分析師Dan Ives稱此豁免為“科技投資者的夢想情景”,反映市場對政策鬆綁的樂觀情緒。 其次,消費者壓力是另一關鍵因素。美國通脹壓力已令民眾對價格敏感,高關稅可能推高電子產品價格,進一步加劇生活成本危機。智能手機與電腦是美國家庭的必需品,價格飆升恐引發選民不滿,對共和黨中期選舉不利。 此外,豁免政策也反映供應鏈現實。美國本土電子製造能力有限,短期內難以取代中國的生產角色。白宮表示,豁免旨在為企業爭取時間,將生產轉回美國。但不少分析認為,這一目標短期難實現。 特朗普的豁免政策為中美貿易爭端按下暫停鍵,但並未解決核心矛盾。外界相信,此次關稅豁免更多是特朗普政府的“戰術性調整”,而非對華政策的根本轉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