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影視展開幕聚焦AI變革 香港中通社3月17日電 題:香港國際影視展開幕聚焦AI變革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由香港發局主辦的第29屆香港國際影視展及亞洲影視娛樂論壇,17日起一連4天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今屆影視展匯聚30多個國家及地區展館,更特設“人工智能影坊(AI Hub)”,展示影視技術新突破。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開幕式致辭時指出,展會一大亮點是首次推出的“Producers Connect(製片人聯繫)”計劃,鼓勵香港和世界各地製片人交流合作;同時,展會特設AI Hub,展示AI創新,及AI在娛樂產業的廣泛應用。 AI Hub試點項目共分三大主題專區,包括前期製作及拍攝、影像及聲紋製作,以及虛擬製作。例如,Lenovo(聯想)帶來融合3D掃描、人工智能和先進生成技術的方案,展示如何讓經典建築數碼重生。展會還舉行一系列工作坊,邀業界專家探討AI技術在影視製作各環節的應用,以及關於法律、知識產權議題等。 浙江博采傳媒有限公司便主要聚焦虛擬電影製作領域。相較於傳統拍攝方式而言,虛擬製作將拍攝與後期製作相結合,“後期前置”。虛擬影棚內佈有大量LED屏幕,可以在拍攝前用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大致預演影片效果,不再受服裝、道具等拍攝條件限制。 博采傳媒創始人李炼認為,虛擬製片與AI能產生協同效應,為電影創意提供了很大空間,也讓導演能更快確認影片呈現出的視頻效果如何。同時,兩者相結合的更有利之處在於,能讓年輕人有機會用相對低的成本去接觸更大市場的電影創作,為創作帶來便利。 他亦指出,AI及虛擬製片技術的應用,使行業分工發生很大變化,會產生AI調教師及智能體架構師等新職業。由於虛擬製片的所有製作都可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同樣也能帶來全球化協作的發展——只要數據庫能在同一個系統當中,便能在世界各地,用同一個場景拍同一場戲。 除AI應用外,短劇的宣傳及出海同樣是展會熱點,如第一屆中泰短劇獎徵集報名發佈會、2025年國際短劇論壇等活動亦陸續舉行。 香港影視娛樂大使、香港男歌手及演員黎明當天現身張輝。黎明談及港片《破·地獄》《九龍城寨之圍城》具很高票房,亦指內地電影《哪吒之魔童腦海》火熱,對從業者有很大鼓勵。 他表示,相信加入影視行業的新晉朋友,只要有耐性、肯創新、等待機會、不斷努力,有朝一日做好準備時,便能抓住良機。 據悉,是次展會共涵蓋九大影視娛樂活動, 匯聚約34個國家及地區、逾760個展商,並組成30多個地區展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