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中國“超前”部署科技創新 重布局“未來”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中國“超前”部署科技創新 重布局“未來”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做政府工作報告,以較大篇幅談及科技創新。北京學者指,報告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部署體現了一定的“超前”思維,這在當下具有重要意義。 重布局“未來” 體現超前思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培育發展創新產業、未來產業”提至“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首位,還明確提出“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部署體現了一定的“超前”思維。 李治表示,創新產業和未來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當中最核心的增長動力。在當前存量經濟占比較大的情況下,只有未來產業才能有更高的投入產出比。當前中國發展迅速的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領域,代表了世界最前沿的產業。中國已經在這些領域進行硬件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等布局。把創新產業和未來產業置於重要位置,凸顯了中國當前的政策導向。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申宇婧認為,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下,中國需要為科技強國戰略進行更具前瞻性的布局,通過前沿、頂尖技術的突破,助力中國科技“逆襲式”發展。 對於“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李治認為,中國可能對一些有產業前景的科學技術,進行集中式的投入,在緊跟前沿甚至是超越前沿的科技領域進行布局。 持續推進“人工智能+” 首提“大模型” 年初以來,DeepSeek的火爆、人形機器人多場合現身引起外界熱議,人工智能自然成為中國兩會上的熱議話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并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在5日的吹風會上表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的機遇,使中國的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規模優勢充分結合,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廣泛應用。 申宇婧認為,大模型作為基礎設施,應用場景十分廣泛,農業、工業、服務業和醫療等領域均為可應用場景。 上月,內地多地政府宣佈在政務系統中接入DeepSeek,提升政務辦公效率,多所高校接入DeepSeek用於輔助教學、科研,還有近百家醫院宣佈接入DeepSeek,探索其在臨床診療、醫院管理等場景的應用。申宇婧認為,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將開啟中國社會整體的智能化變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