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兩會)人大代表:數字技術助力中國文化出海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4日電 3月4日,中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如何利用數字技術推動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展開了熱烈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讀者雜誌社總編輯陳天竺指出,文化要實現真正的“出圈”,首先需要“出門”讓更多人看見。文化資源的數字化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他建議推動文化資源數字化、文化體驗智能化及文化傳播網絡化,以促進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此外,運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場景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部副部長汪萬福表示,數字技術對於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已成功將大量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處理,並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資源共享。截至去年底,“數字敦煌”資源庫已覆蓋超過78個國家,吸引了2300萬人次訪問。 目前,中國各地也在積極探索文化資源數字化的新模式。例如,北京故宮推出的《探秘丹青》系列數字出版物,以及甘肅省通過開發以女媧補天、大禹導渭等為主題的動漫劇來推廣當地文化遺產。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公眾的文化生活,也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文旅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培文指出,應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將歷史文物、藝術作品等轉化為數字內容,鼓勵更多互動參與形式,使文化資源由靜態展示向活態參與轉變。這不僅能提升觀眾的體驗感,也有助於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近年來,《哪吒2》與《黑神話:悟空》等作品的成功,不僅展示了中華文明在數字時代的生命力,也揭示了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可能性。(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