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港理大研發系統實時監測大氣腐蝕建築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24日電 (記者 譚暢)香港理工大學24日表示,為應對香港的潮濕環境,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學者研發了一套實時腐蝕監測系統,能評估建築物鋼結構及組件長期暴露在大氣環境下的腐蝕狀況,現已應用於本地新建科研大樓及房屋項目的建築結構腐蝕及技術監測。
團隊學者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於七幢位處香港不同地區的建築物,每年收集約40000個腐蝕及環境相關的實時數據,開發了一套實時腐蝕監測系統,顯著提高了傳統腐蝕預測模型的準確性,能對香港各區建築物提供長期腐蝕實時監測和評估。 該系統應用於香港科技園創新斗室的建築腐蝕監測,以及社聯統籌的“南昌220”社會房屋項目技術監測。創新斗室為香港首座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的高層建築。為期兩年監測期內,團隊發現在室內環境下,鋼材的腐蝕率僅為室外的三分之一,證明大氣環境條件是影響腐蝕評估的重要因素。 “南昌220”為香港首個以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的鋼結構過渡性房屋項目。監測結果顯示,這類建築的腐蝕情況與香港典型建築相若,且未出現重大腐蝕損壞。研究結果與建築物在拆卸搬遷過程中的鋼構件檢驗結果一致,證明組裝合成建築技術適合重複使用,是過渡性房屋再用及遷移的理想方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鍾國輝表示,香港的獨特熱帶氣候和海洋環境,令建築物的大氣腐蝕問題不容忽視。是次研究成果將有助制定更有效的建築物維護策略,以較低人力和成本資源延長建築物及結構的使用壽命,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