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台代工廠面臨“美國製造”難題

分享到:
2025-02-21 11:12 |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21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新政強推“美國製造”,台代工廠近日指出,花錢買地蓋廠不是大問題,但除了高價的人工智能(AI)伺服器外,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代工恐怕很難在美國實現。

  據媒體報道,業界分析台灣代工廠四大問題,包括人力成本過高、缺乏足够技術工、沒有成熟供應鏈及特朗普威脅對台灣半導體課稅等難題,代工廠對美國製造一事卻步。

  盡管近年來代工廠積極導入自動化或無人工廠,但電子代工仍是人力需求龐大的業務,人力成本也是廠商最看重的一點。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表示,和碩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據點可以很快因應情況改成組裝產線,但他也坦言,當地生產成本較高。

  其次,代工廠需要大量成熟技術工,這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優勢。近幾年台廠轉向東南亞設廠,初期必須調派大量陸籍人員到東南亞廠區,但美國消費性電子產業製造商早已遠走海外多年,廠商現在去美國設廠也無法找到大量技術工。

  第三,由於美國本土多年來沒有消費性電子製造廠,連帶周邊供應鏈也出走。代工廠現在在東南亞布局選定越南發展,在中國大陸製造的零組件,可以相對便捷地運往越南做最後組裝作業。

  最後是特朗普一再聲稱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生意,威脅要課稅。若他真的對半導體產品新增關稅,雖然在美國本土已有晶圓廠,但電子產品所需芯片既多且繁,採購芯片通常是由品牌廠負責,仍有少部分專案可能委由代工廠採購。特朗普對台課稅,最後還是影響到在美設廠的廠商。(完)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