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國科學家發現細菌免疫新機制 以三國典故命名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21日電 北京時間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韓文元教授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該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種名為“孔明系統”的細菌免疫防禦機制,該機制通過“草船借箭”噬菌體自身成分激活免疫反應。
細菌與病毒之間每天都在上演著攻防大戰。生物體內的信號傳遞如同精密的通信網絡,而核苷酸分子是關鍵的“信號兵”。自1950年代發現環狀核苷酸以來,科學家已解析了其在代謝調節、免疫應答中的核心作用。然而,非典型核苷酸在過去普通被認為不發揮任何生理作用。 韓文元研究團隊通過基因分析,鎖定了一個由KomA(孔明A)、KomB(孔明B)、KomC(孔明C)三個蛋白組成的防禦系統。當噬菌體入侵時,其攜帶的脫氧核苷酸激酶(DNK)意外成為激活細菌免疫的“開關”:KomA與DNK協作,將核苷酸(dAMP)轉化為特殊信號分子dITP。這種分子能觸發KomC蛋白分解細胞內的關鍵物質NAD⁺,導致噬菌體因“能源枯竭”無法複製。令人稱奇的是,該系統巧妙利用入侵者攜帶的酶完成防禦,正如三國時期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謀,因此被命名為“孔明系統”。 研究顯示,“孔明系統”廣泛存在於各類細菌中,其模塊化結構提示自然界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的核苷酸信號系統。“孔明系統”的發現首次揭示了非典型核苷酸作為細菌免疫信號分子發揮功能。 未來,或可藉助該研究成果開發便攜式核苷酸檢測工具,助力遺傳代謝病診斷及抗癌藥物療效監測,突破現有檢測技術依賴大型儀器的侷限。 華中農業大學位於武漢,是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