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港中大研究:數碼化介入可大幅降低青年抑鬱症發病率

分享到:
2025-02-20 21:02 |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20日電 (記者 徐嘉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0日公佈,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合開展的亞洲首項數碼化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臨床研究顯示,程式可顯著改善青年患者的失眠及抑鬱症狀,將抑鬱症發病率大幅降低四成以上,療效持久且反應良好。

  抑鬱症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加上求助率極低,醫生、患者與家屬承受沉重負擔。這項發現意味著數碼化CBT-I有望提供更普及和自助化的治療。

  研究的參加者包括708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來自內地及香港的青年,當中57%為女性。所有參加者均患有失眠症,並伴有亞臨床抑鬱症狀。團隊將參加者分為介入組及對照組,前者通過手機接受為期六週的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治療,後者則接受手機健康教育。在經過多項臨床及自我評估後,接受6個月及12個月的跟進。

  結果證明,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在失眠症及抑鬱症方面均展現療效:參加者晝夜作息及日間疲勞情況有所改善;自我評估的抑鬱症狀顯著減少;介入一年後,參加者失眠緩解率接近60%,抑鬱發病率與對照組相比大幅下跌42%,介入組的抑鬱症發病率僅有約10%,而對照組則為18%。

  團隊表示,此重大發現揭示,相較於面診治療,數碼自助化治療方式更易於被青年接受,突破青年精神健康治療的瓶頸。展望未來,醫學界應探討如何在基層醫療等方面將數碼化治療失眠方案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研究改良治療方案,促進個人化預防和早期治療在社區中的發展及應用。

  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BT-I)包括認知療法、行為干預,如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等。(完)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