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香港醫院暴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專家提醒勿亂用藥

分享到:
2025-02-12 20:29 |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12日電 題:香港醫院暴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專家提醒勿亂用藥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

  流感季節未過,香港瑪嘉烈醫院近日懷疑暴發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涉及三名腫瘤科醫生,其中一人短時間內離世。多位香港醫生提醒警惕冬季各種病毒,且大腸桿菌引發的腸胃炎要謹慎用藥,抗生素可能反而增加併發症。

  該三名醫生分別於2月4日、6日及10日發病,病徵包括發燒、肚痛、腹瀉等。其中一人於4日發病、7日離世。三人沒有共同食物源,唯一共通點是曾於同一休息室內進食,不排除涉環境因素。

  資料顯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主要通過進食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傳播,病徵包括腹痛腹瀉,甚至出血性腹瀉,部分患者可能發燒嘔吐。少數病人感染可能發展為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如幼童可能出現“溶血性尿毒綜合症”,導致腎衰竭。

  香港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對中通社記者表示,現在情況還未明朗正在調查中,能確定的是三人發病有時間差,也沒有相同食物源頭,很可能有一人發病後,通過其他渠道感染他人。雖然大腸桿菌可通過環境接觸感染,但傳播風險不是特別大,若共用洗手間風險可能大些。

  他指出,大部分感染症狀都是拉肚子,如發高燒或大便帶血就要特別小心,需要看醫生後用藥,有的病菌食用抗生素反增病情,最主要是補充水分,飲食清淡。成年人由於生物差異,暴露的質量和身體狀態等都受影響,可能激發病變,一部分人可能會影響到肺或腦部。

  他提到,醫院現沒有其他個案,證明群組相關性很高。但目前社區風險較低,每年感染個案都相對小。天氣還比較寒冷,市民食用高風險食物如生肉、沙拉等最好都要煮熟,因有機會感染動物糞便,亦要注意手部清潔。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家庭醫生林永和指出,產志賀毒素引發的腸胃炎,若服用抗生素,雖可殺死大腸桿菌,但會令它釋放更厲害的毒素,導致病情急速惡化,引致溶血性敗尿毒綜合症的機會大大提升10至18倍。很多醫學文獻都顯示,大部分情況下,處方抗生素治療產志賀毒素都無效。

  林永和說,近幾個月有很多食物中毒引致的急性腸胃炎個案,冬季諾如病毒更是厲害,容易導致集體爆發,進食火鍋或自助餐都有機會感染。

  冬春季節交替,近日台灣藝人流感猝死以及香港醫院暴發的病菌群組,讓人警醒,遙遠的非典疫情、新冠疫情都是在冬末春初暴發,對於未知病菌,仍要時刻警惕。(完)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