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拜登推“印太經濟框架”政治考量大於經濟? 香港中通社5月23日電 題:拜登推“印太經濟框架” 政治考量大於經濟?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美國總統拜登展開韓日訪問行程期間,積極推動一項新的亞太經濟夥伴關係——“印太經濟框架”(IPEF),首批13個參與方不包括中國。韓日兩國先後宣佈加入。有美國問題研究專家表示,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在地區影響力明顯增強,美國此舉正是要補短板,並完成印太框架的拼圖,加速對中國的圍堵。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3日介紹韓美首腦會談時,將韓國宣佈參與IPEF並列為尹拜會晤的主要成果。另一方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拜登同日在東京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也將加入該框架。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偉2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IPEF本質上是美國奧巴馬時期重返亞太戰略的延續。長期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雖然很大,但在經濟方面相對存在感不強,亞太地區的經濟大國主要是中日韓,特別是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在地區影響力明顯增強,美國推出“印太經濟框架”就是要補足這方面的短板,完成印太地區的拼圖,從而加速完整性及圍堵中國。 那麼,對於今年開始實施的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有沒有影響?馬偉表示,如果美方的印太框架可以切實落地,對RCEP,對中國肯定會形成相當程度的同質競爭,事實上是在推動印太的產業鏈供應鏈與中國脫鈎,完成美國供應鏈重構的目的。不過,他認為,IPEF存在現實困難,中國在全球和亞太地區供應鏈中的地位,絕不是短期內可以替代的,但是這樣的趨勢不得不防,中國需要主動出擊,發揮在RCEP乃至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中更大的作用。 基於以上的分析,馬偉認為,拜登的政治外交考量肯定是首位的,而且還可重構美國產業鏈的一部分,從他的角度來說,是“一石二鳥”的操作,背後的算計肯定是衝著中國而來的。 2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78屆年會開幕式時說,75年前,在亞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中,亞太經社會在中國上海應運而生。75載春華秋實,亞太地區總體保持和平穩定,區域合作蓬勃發展,經濟實力快速躍升,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太奇跡”。75年後的今天,百年變局同世紀疫情叠加共振,冷戰思維沉渣泛起,單邊主義大行其道,國際秩序受到嚴重衝擊,亞太再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王毅表示,亞太的和平繁榮不僅關乎本地區命運,更關乎世界未來。亞太概念不應被稀釋,亞太合作不應受干擾。要以史為鑒,銳意進取,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 中國國際問題學者周信撰文指出,美國四處兜售的“印太經濟框架”,其內核卻是“印太戰略”的經濟大棒,充斥了陳舊的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心態,折射出美國當前在本地區“心虛+底虛”的困境,以及互利合作無心、單挑中國無力的窘境。這個“舊藥方”,解決不了美國的“心病”,更無法應對本地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此外,周信表示,IPEF將給本地區帶來四個“憂慮”,包括另起爐灶、分裂對抗、封閉排他和損人利己。亞太是合作發展的熱土,不是地緣政治的棋局,不應受到單邊主義和集團對抗的威脅與困擾。IPEF罔顧各國抗擊疫情、促進復甦的共同呼聲,在本地區製造緊張、煽動對抗、破壞穩定,這種為了一己私利損害亞太地區國家根本和長遠利益的行為,注定走不遠也行不通,必將以失敗告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