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5月16日電 題:4月訪港人次僅逾四千 香港新基建催生旅業新形態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
香港旅遊發展局16日公佈,4月訪港旅客人次約4700,按年跌近18%,“封關”令內地這個最大客源市場流失。現時香港疫情受控,疫下香港新基建將促使旅遊業迎來新機遇。
香港中通社圖片
今年首4個月累計有約1.6萬名旅客訪港,按年下跌逾27%。而疫前2018年4月,訪港旅客人次逾530萬,首4個月累積人次達2091萬,僅內地遊客就佔整體近八成。
近日,香港疫情回穩,旅遊業界重燃希望。而東鐵過海線的開通,讓深港旅遊更方便,旅行的意義料將不同以往。
香港歷來以購物吸引內地遊客,但疫情大環境下,旅行的意義不同以往,遊客將更注重體驗大於觀光。
旅遊形式方面,受疫情影響,遊客會更注重目的地的風險狀況。將優先選擇安全、臨近的地區,香港則成為內地遊客的首選之一;而在人數上,旅客亦會選擇人數少或自由行的旅遊形式。
旅遊內容方面,遊客更嚮往在旅遊過程中陪伴家人、朋友建立感情。調查顯示,與疫情前相比,逾八成人認為“和家人朋友一起旅行”更加重要,比以往的“打卡目的地”及“社交媒體發照片”高出約2倍。
“回歸自然”、“體驗感”則成為新態勢下旅遊的關鍵詞。香港是自然風光與城市化高度結合的城市。文化旅遊、生態旅遊,成為這個東西方交匯地的旅遊新方向。
香港旅遊業議會名譽司庫羅啟邦對香港中通社記者指出,業界正在審視“開關”後旅行團的形式,考慮到疫情大環境,將更注重“小包團”,如親子遊等,相信市場需求會比較大。
羅啟邦續說,在旅遊項目上,將一改之前購物與飲食為主,更注重文化、自然、體育三個方向的延伸。他指出,將推廣體育主題的旅遊項目;故宮、M+會成為文化旅遊方向的首選;而目前為本地遊開設的“綠色一日遊”亦為“開關”積攢了經驗,有很多景點,本地人都沒有去過,相信會吸引不少內地人。
可以說,疫情下香港文化項目發展並未停止,歷史留給香港的旅遊資源,也尚有許多未開拓。
有業內人士還建議,可結合香港的文化古蹟和國家領導人曾到訪香港的地方,設立“港版紅色旅遊路線”,促進旅遊之餘,亦可增強年輕人的國民身分認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