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美聯儲22年來最大加息幅度能否壓抑通脹? 香港中通社5月5日電 題:美聯儲22年來最大加息幅度能否壓抑通脹?
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5月4日宣佈加息50個基點(一個基點為0.01%),加息幅度為美聯儲22年來最大一次,以應對美國國內的高通脹。不過,有分析認為,加息幅度低,效果有限,美國通脹短期內還將繼續。 5月4日,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正如市場預期,美聯儲臨時主席鮑威爾宣佈加息50個基點並於6月啟動縮表計劃。此外,鮑威爾暫時排除了未來一次加息75個基點的激進舉措,被投資者視作利好,帶動美國三大股指迅猛拉升。 據報道,自疫情暴發拖累美國經濟以來,美聯儲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帶動全球流動性大增,也導致本國物價飛漲。今年3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5%,漲幅刷新逾40年峰值。物價上漲引發民眾不滿,再加上國會中期選舉臨近,抑制通脹和加速縮表無疑成為拜登政府在經濟領域的頭等大事。 今年3月,美聯儲批准了三年多來的首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至0.25%至0.5%之間。上月,鮑威爾暗示,美聯儲可能在5月貨幣政策例會上加息50個基點,“致力於把通脹率降回到2%的目標”。如今,加息一事終於敲定,這也是美聯儲自2000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加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是22年來最大的一次加息幅度,但仍低於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美股隨即大幅反彈。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楊水清5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股之前一直在跌,所以市場存在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但現在只加了0.5%,比預期的要少一點,所以市場反而反彈了。但這樣的後續影響是,加息幅度比預想中要來的晚,這意味著對通脹的控制可能沒那麼有效。 楊水清進一步解釋說,造成通脹有幾個因素:超發貨幣、供應鏈緊張和工資上漲造成的螺旋式通脹上漲。 超發貨幣方面,她指現在雖然美國開始加息、從6月1號開始縮表,但幅度不及預期,回收的流動性會減慢。實際上美國放出的錢很多都是在銀行賬戶上,並沒有真正地釋放到實體,市場流動性還是過剩的。此外,供應鏈緊張方面並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俄烏衝突以及中國供應鏈緊張的趨勢依然存在。 至於工資方面,美國去年年化工資是上升20%左右,但現在勞動力市場緊缺,依然招不到人,還要繼續提高工資。所以從這三個因素綜合來看,目前能控制的只有靠加快縮表和加息,而供應鏈和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無法控制。而唯一能控制的變量如果沒有做到預期,美國的通脹可能還會繼續下去。 市場亦普遍認為,美國的高通脹率由俄烏衝突、疫情干擾供應鏈暢通和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等多重因素誘發。 與此同時,2022年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年化環比下降1.4%,遠低於去年第四季度的6.9%,這是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經濟首次萎縮,也是表現最為疲軟的一個季度。 至於未來美國會不會繼續加息,楊水清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今年美聯儲一共是8次議息會議,後續還有5次左右的議息會議。現在的利息是0.75至1%,而他們預測今年可能會加息到2%左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