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五一”前油價調升 國際能源緊張波及中國? 香港中通社4月28日電 題:“五一”前油價調升 國際能源緊張波及中國?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4月28日24時,中國內地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在經歷了上輪“大幅下跌”後,本輪成品油價格或將“回漲”。受俄烏戰火燃燒超過兩個月之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飛升,其中,油價更是最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的重中之重。有受訪經濟學者分析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最大消耗來自製造業,假如產品成本上漲,勢必為國際通脹及消費價格帶來壓力。 據市場數據測算,截至4月27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108.1美元/桶,變化率為4.1%,對應的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應上調220元/噸(人民幣,下同)。 本輪計價周期內,美聯儲大幅加息預期升溫,市場對能源需求增長前景的擔憂導致油價承壓,原油期價走勢震蕩回落。受原油走勢震蕩回落影響,原油價格變化率正值區間不斷收窄。 從整體趨勢上看,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飆升,國內成品油價格經歷“六漲一跌”。據市場預期,28日24時,中國將上調汽柴油限價,每噸汽油上調205元、柴油上調200元,折合每升92號汽油上漲0.16元、95號上漲0.17元。屆時,車主加滿一箱50L的油箱將多花8元左右。而部分地區95號汽油零售價將重回“9元時代”。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2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國際能源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將會導致生產和製造的成本上升,製造產品的價格亦會接連上漲。 另外,劉春生說,能源價格亦影響到運輸環節,比如海運、空運、鐵路,也離不開能源的投入。其他的能源消費大戶,還有房地產、汽車製造,農業生產等,都會造成價格上調的壓力。 俄羅斯石油作為世界上將近30%左右的能源供應國,以至烏克蘭也是一個能源供給大國。這兩個國家開戰,確實會影響到國際市場上能源的供給。戰事越曠日持久,越會推高整體能源市場上的價格,後果會是擾亂生產布局和產業布局。 目前,俄羅斯是中國原油供應的最大國。2019年12月,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若西線和遠東項目能達成協議並按期投產,未來10年,中俄天然氣貿易量有望超過800億立方米/年,俄羅斯亦將成為中國天然氣進口最大來源國。 劉春生說,在俄烏危機爆發之後,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便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轉向,就是新能源車的銷量增幅遠高於傳統汽油柴油車,這便是市場對能源價格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反映。 有分析指,各國應穩步推進新能源體系的建設。以穩健增長、提升能源自主性與獨立性為主要發展目標,全面加強能源戰略儲備建設。其次要強化新能源裝備製造競爭優勢。事實上,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裝備零件製造國,全球市場實現新能源裝機目標給中國帶來發展機遇。 能源價格波動不僅影響到中國,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世界各國應重新審視過度依賴石油的潛在風險,特別是歐盟國家追求能源獨立的願望更加迫切,這也將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