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 題:對話楊潤雄:香港復課後 學校如何防止暴疫?
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
香港中小學將於復活節假期後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特區政府對防範校園疫情設下快速抗原檢測的門檻,以及5%陽性比例的停課“熔斷機制”。相比起兩年來,似乎有了明確機制,但仍有建議認為,提高疫苗接種率和定期核酸檢測才是有效的雙預案。
在經歷長達約3個月的停課後,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復課路線圖。本月19日起小學自行決定如何分階段回校上課;中學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核心科目完成後,即在下月3日開始恢復面授課堂;幼稚園學生5月3日至16日期間,分三階段回校。
疫情仍高 復課環境是否安全
去年9月復課時,香港連續50多日沒有本地個案。而現在疫情仍高於此前水平,每日新增確診還停留在1000多宗。此時復課究竟有何考量?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時表示,因為有文憑考試,很多中學要當考場,除了學校的禮堂外,一些課室也用作考場。中小學復課時間不一致,純粹是因為文憑試關係。
楊潤雄介紹,在推出復課安排時會考慮疫情發展。近日香港疫情放緩,目前學生逐漸接種疫苗,學校裡也有社交距離措施,綜合平衡之後,認為盡快恢復面授課堂好處大於風險,現在學校可以給學生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
不過,接種率似乎仍未達可復課的標準。翻看幾個重要數字可見,3至11歲兒童首劑疫苗接種率僅六成,而12歲至19歲的組別首劑接種率已高達97%。
年齡小感染風險大的小學生率先復課,被認為是一個危險的決定。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提出,為何不讓自理能力更強的高中生先復課,卻將接種率較低的小學生,放入最先復課的群組;而且相較於中學畢業生,幼童恢復面授的迫切性明顯更小。
停課“熔斷機制”太鬆?
類比解除“禁飛令”後航班仍有“熔斷機制”,復課後學校也有三個停課標準:同一上課日師生陽性比率達5%以上、個別班級陽性比率超過一成、校內有確診者出現重症或死亡個案。另一方面,若校園出現零星陽性個案,學校可在做足防疫措施下繼續上課。
特區政府形容,復課的決定是以學生最大利益為依歸。不過,醫學專家則認為標準定得太寬鬆。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從醫學角度分析,認為停課標準要看群體感染比例和疫苗接種率,“很明顯3至11歲兒童的風險極高,對於幼稚園兒童來說,5%已經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已經有引致大型暴發的可能。”
與此前四波疫情不同,第五波疫情更廣泛滲入校園。復課在即,社會聚焦如何避免學校聚集性暴發疫情。
楊潤雄表示,每一次復課其實都有一定的風險,但考慮這些問題時要有一個平衡,學生始終都有上學校的需要,如果長期上網課,對他們心理健康也都有影響。現在學校已經做了很多改善工程,加強通風之外,也鼓勵接種疫苗,之後會繼續外展安排,強調會一路根據疫情發展調整措施。
面對傳播速度極快的奧密克戎變異病毒,香港學校的防疫措施再度“加辣”,學校職員和學生須每日接受快速抗原測試,學校還需呈報檢測結果。但有關做法還是引起擔心。
唐繼昇說,以前學校有進入校園量體溫等基本防疫措施,但仍有個案走漏,加上奧密克戎狡猾,不同時間檢測,結果可能不同。如何避免學校大規模暴疫,關鍵還是要看疫情的大環境。
香港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則擔心,學童可能會抗拒每天檢測,對於自閉症孩童來說,检测就更為困難。建議可考慮讓學童使用口含式快測工具。
對於社會聲音,楊潤雄解釋,快速測試有兩個作用,希望讓衛生專家了解學校疫情,也希望可以增加復課信心。
目前市面上的快速測試包價格介乎10港元至數十港元不等,但對基層家庭而言仍是負擔。為了展開有關安排,特區政府免費為需要的學生提供1000萬套抗疫測試包,足夠學校未來一個月使用。
至於一個月之後怎麼辦?楊潤雄表示,5月下旬會根據疫情、學校快速測試的情況以及接種疫苗情況,檢視快測的頻率。但因現在預備恢復面授課堂,而香港每日新增千餘宗個案,需要小心謹慎,也希望能有多些學校數據提供衛生防護中心參考。
恆常機制科學防控
回顧疫情逾兩年來,學校經常因為疫情停課,香港有何整體的預案?楊潤雄說,前四波疫情中,學校沒怎麼出現特別暴發的情況。整體來講,學校盡他們的能力,做了很多防疫抗疫的工作,大體上是有效的。第五波疫情初時,個別學校出現確診個案,數目比之前多,但特區政府果斷採取了社交距離措施,宣布停課、暑假提前,減低了人流。
面對之後潛在的挑戰,楊潤雄指出,每一次病毒的傳染性可能都是不同的,之後會繼續研究科學數據,看看病毒對於學生的影響,然後採取適當的行動。
“我們仍然維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一有個案就要想辦法將它圍堵,盡快‘清零’,避免出現傳播的情況。”楊潤雄說,學校會有預防措施,包括之後恢復全日課堂後,午飯會有特別安排,以降低感染風險。
楊潤雄強調,當疫情有新變化時,教育局會與衛生防護中心和學校坐下來談,究竟什麼樣的防疫措施最適合在學校推行,他也相信措施大體有效,“我們已經有一個恆常機制,去和衛生專家和學校保持緊密的溝通。”
接種疫苗+定期核檢
香港究竟還有什麼措施可保護孩童?梁子超指出,定期快速測試和停課機制還不足以完全避免疫情暴發,最主要是做到防控措施以風險為導向,著重保護兒童等易感染人群。而防疫要求不可“一刀切”,在學校出現疫情苗頭時要及早介入。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建議,學校應安排老師向學生講解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幫助孩子建立接種疫苗的正面觀念。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表示,雖然規定教職員和學生需要每天做快速檢測,但其準確度僅八成以上,意味小部分無徵狀及低病毒量確診者仍可能會走漏,促請教育局考慮定期為教職員及學生作核酸檢測。
香港目前審視復課安排時,仍以學生的上課考試權益為主。實際上抗疫的目標更是為了保障生命,第五波疫情初期已經有女童成為新冠亡魂;做好復課安排預案,除了保障學童,也是保障背後的每一個家庭。
保護兒童生命健康,特區政府責無旁貸,然而在新安排下,社會對教育領域仍有諸多關注,仍需釋疑。
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聯會副主席朱國強接獲業界反映後,13日向教育局最新發出“十問”,關注定期檢測實際操作難題、防疫專業人士常態入校協助、家校配合機制、各校公布接種疫苗數字清晰指引、措施變更時更詳細交代理據,以供各相關方了解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