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通關”能解疫下港深跨境生上學難題 香港中通社4月13日電 題:惟“通關”能解疫下港深跨境生上學難題
作者 張靜森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緩和,幼稚園及中小學將最早於4月19日起分階段恢復半日面授課,惟跨境學童仍受出入境措施影響,只能在內地繼續網課。香港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教育界已盡全力幫助跨境學童,但只有“通關”才能真正解決跨境學童上學難題。 目前,香港有超過2.7萬名深港跨境學童受疫情所困,無法抵港接受面授課程。年初,香港與內地“通關”因第五波疫情煞停,教育局聯合跨境巴士公司擬為跨境學童提供的“點對點”接送服務亦因此中斷。 黃均瑜擔心,長期網課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自主性,對身心及精神健康發展均有影響。他介紹,教育界已盡力為跨境學童提供援助,有學校直接調派老師長駐深圳面授;亦有部分學校運送香港教科書到內地給學生。 新界校長會副主席兼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對中通社記者說,學校有通過招標在深圳福田區開設自費教育中心,學生可按需要分班上網課,課堂結束亦可留在中心補習。 他反映,學校盡力支援學生的同時,亦希望教育局能提供津貼、考試費,並提供課本練習簿等教材給予內地跨境學童。 早前教育局聯合團體在深圳開設中心輔導學生,惟受惠人數不多,僅百分之一跨境學生獲輔導幫助。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牽頭成立的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亦將於今年9月開學,成為跨境學童另一就學去處。 黃均瑜表示,港人子弟學校及一些教育中心能確切幫助部分深港跨境學童,學校也提供額外課程支援,但始終數量有限且部分學校仍未啟用,“遠水救不了近火”,當前最需要的還是幫助跨境學童回港上課。 他指出,教聯會一直向政府爭取給跨境學童免檢疫“通關”特殊配額。並提出在兩地“通關”之時,將重新回港上課的跨境生納入新來港學童範圍,提供資源增加支援,惟現時仍未有實際措施落實。 居於深圳的學生因遲遲未能返港,“借課”情況不斷上升,更一度暴發“退學潮”。 原居深圳在香港就讀中學的中六生文同學,受疫情影響無法定期往返深港兩地,最終只能在深圳一間民辦中學升學,放棄香港今年的文憑試。“香港回內地的隔離名額很難搶,我害怕若到港期間確診,無法考試之餘亦要被迫滯留香港。” “通關”無期,大量跨境學童選擇返回內地讀書,令港校本身收生不足問題更加嚴重。其中北部地區學校受影響最大,部分幼稚園近85%學生退學,甚至需要結束營業。 教聯會副主席林翠玲向記者指出,現時專為升小跨境生而設的跨境生專網整體較去年只增加了15個學額,一日未能促成“通關”,學生上課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跨境生源恐仍會繼續流失。(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