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新冠之外,也許它更可怕香港新聞網3月31日電 香港抗疫逾兩年,加上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失業率攀升至4.5%、逾7千人失去生命,整個城市似乎蒙上一層陰影,市民精神健康已響起警號,多項研究均指出,疫情已為港人帶來嚴重的情緒問題,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也在增加。抗疫之餘,如何舒緩港人精神壓力成為了燃眉之急。 港大最新公佈的研究發現,疫情下自殺風險指數有上昇趨勢,長者及中年人士屬高危群組。 香港志願機構“生命熱線”執行總監吳志昆表示,熱線在今年首兩個月已收到2.2萬個來電傾訴,絕大部分與疫情相關,因疫情影響市民生活及精神健康,而長者對接收信息或有困難,造成不安及恐慌,與外界的疏離感浮現。 由於第五波疫情致很多安老院舍暴發,長者疫苖接種率較低,很多長者都出現重症甚至死亡。香港情緒健康學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由於長者平時社交空間已較小,加上疫情隔離措施,更增添他們孤獨感。有些長者看著自己身邊的朋友或老伴染病或離世,更令他們感到無助。 近日,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釋出數據指,最近七天的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超越“極高”警戒線,兩周內自殺估值的每天平均數為4.05宗,大大超出全年的平均數1.8宗,其中55歲或以上的中年人士及長者屬高危群組。 香港心理衛生會總幹事程志剛接受中通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自殺與抑鬱症有很大關係,約六成受訪港人出現抑鬱症狀,令他們失去動力,求助動機亦會降低。 他指出,中年人士及長者屬高危群組,失業是很大的因素。香港最新失業率為4.5%,對比上一個統計周期有33萬人失業。其中,25至44歲以及45至64歲這兩個群組的失業人數均比此前增加。 中年人作為家庭支柱,承擔巨大經濟壓力,經濟環境較差令他們難以轉行。加上疫情下很多服務機構社工染疫,沒有資源能够幫他們緩解情緒。 社交距離亦是因素之一。疫情期間長者外出受限,長時間居家或增加長者對社會的疏離感。還有部分長者的子女居於國外,因受疫情無法回港,社交距離成了一個無形的障礙,讓長者積壓情緒。此外,由於政府的資訊時有變動,長者未必能完全掌握,這些也給他們造成極大的焦慮。 程志剛分享,一名70歲的香港心理衛生會服務使用者,早前不幸確診,呈報過程中不知如何將文件上傳到網站,使他擔心會否觸犯法例,同時因對症狀不太瞭解而感到恐懼,後來幸得機構工作人員通過遙距的方式協助,才得以解決。 香港很多女性都“身兼兩職”,擔當出外工作、育兒和家務角色,有數據顯示,女性患上情緒病的比率較男性更高。林美玲以最近接觸的一位母親求助個案為例,女兒是初二中學生,本身已因功課壓力有情緒問題,母親染疫後,怕傳染給女兒,將女兒隔離在房中。由於擔心女兒情緒問題,自己也心情低落和經常失眠,在互相影響下,又加重了女兒精神困擾,甚至有輕生的念頭。現時要透過藥物和心理輔導進行治療。 此外,自2019年以來,黑暴加上疫情,林美玲形容,香港學生在疫情下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的上課模式,沒有好好享受過完整的校園生活,不停穿梭在停課、網課、複課之間,與同學關係變得疏離。香港的大學生,其精采的大學生涯也“被消失”了,還未好好經歷一下大學生活和追求知識,便被趕上職場,甚至面臨令人茫然的前途和失業困擾。 早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關於奧密克戎對世界心理健康影響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抑鬱症非疫情結束過後就會消失。 程志剛認為,疫情過後恢複正常生活,港人可外出旅行,但不代表精神健康問題就會消失。本次疫情很多長者離世,有市民甚至無法見到逝者最後一面,種種問題都會導致市民情緒壓抑,疫情過後或會慢慢反映出來。 專家普遍認為,疫情驟緩後,亦需投放更多資源關注抑鬱症及自殺問題,增設更多在線及線下的心理輔導服務,才能有效舒緩部份港人精神健康和情緒問題,降低自殺率。 “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歷過沙士的林美玲指,香港目前面對的問題比當年2003年沙士時更嚴重。因此,她最近和一群專業輔導人員,包括義工、社工和心理輔導員組織起來,連手推出“抗逆心聆熱線”情緒支持服務,在疫情的危難關頭為市民提供適切針對性的支持服務。熱線上周開放以來,已接到逾一百名求助電話,以及幫助近三百名人士。 林美玲形容,人生有時“有得必有失”,雖然香港在疫情之下經歷很多磨難,也失去很多,但“疫境”期間,也看到很多人性光輝和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激勵自己更好成長和變得堅毅。 事實上,面對“疫境”,香港需要更多的正能量。正如30日記者會上,特首林鄭月娥指,政府希望市民在抗疫期間保持精神健康,需要社會發放更多能量。她希望傳媒向市民發放“更加正面的訊息”,政府官員也會多向市民“表示關懷”。她鼓勵市民齊心抗疫,“可以一齊去做義工,去派發防疫服務包”,也可以打電話支持正在隔離的鄰居親友。(記者 張靜森 李明珠 周文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