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或損肺腦功能 中醫有助康復調養 香港中通社3月22日電 題:新冠後遺症或損肺腦功能 中醫有助康復調養
香港中通社記者 崔靜雯 香港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中醫藥治療在抗疫中佔據重要一環。德善醫藥集團中醫醫師張琛近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預防和治療,中醫藥也可作為康復調養方法之一。 早在2020年,新冠病毒變異株阿爾法肆虐時,張琛已開始臨床治療康復者的後遺症。變異病毒演化為奧密克戎,她已經成功治癒了不少新冠後遺症人士。 “西藥治療上針對症狀,而不是針對病毒,吃退熱片只是緩解發燒症狀。但是中醫是解毒祛邪治療,提升內臟功能,再提升免疫力。”張琛說,這就是中醫的最大優勢。 世界衛生組織曾警告,奧密克戎或引發“長新冠”,對人體各部位造成長期損害。根據世衛專家定義,“長新冠”指染疫痊癒90天後依然存在的症狀,包括導致記憶和認知能力退化的“腦霧”、疲勞、失眠、味覺和嗅覺異常、呼吸困難、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 張琛直言,很多人誤解感染後檢測陰性就是康復。這時只能代表病毒已沒有傳染力,身體在急性感染中,免疫系統已戰勝病毒,但不是止步於此。“後遺症因人而異,在4周至5個月內慢慢出現,‘腦霧’甚至會在一段時間後才會發現。” 康復者要如何辨別後遺症?張琛認為,感染期結束後兩周內,患者要觀察身體水準能否像感染前一樣。若沒有達到,或有一定程度後遺症問題。 “感染後肺部有一定程度發炎,毒素或持續在體内產生慢性炎症,繼續侵犯肺部、心包膜、腦部。同時,也有人渾身酸痛,肌肉疲乏,這就是慢性炎症導致鈣化。”張琛說,後遺症中最明顯的就是體力和呼吸系統中帶氧問題。 在治療上,張琛遵循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看患者整體表現,是以肺部功能受損為主,還是以腦部功能受損為主,再按照症狀條例和平衡,對症下藥。 “肺部功能受損,主要是養肺清肺、解毒、潤肺化痰,助患者恢復肺部細胞、氣泡功能、氣體交換功能等;腦部受損,則以祛痰化濁補益腎方法,助患者改善受損情況,提升沒有感染腦神經功能,代替受損腦神經。”張琛說。 不同症狀亦能引發身體不同機能發出警告,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有腦部受損患者產生肢體麻痺失眠;張琛建議,結合針灸和中藥治療效果會更好。至於肺部受損患者,她則建議,練氣功八段錦改善肺活量,練太極可以恢復體力改善體質。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中成藥在售賣,也有市民自行“執藥”。是藥三分毒,中藥的安全性分為上品無毒,中品一半無毒、一半小毒,下品多毒。 張琛直言,服用中藥要清楚目的是治療,還是保健。如金銀花可消炎,百花蛇舌草可治感冒,這不是作為保健,是有症狀時服用的中藥,服用前應跟家庭中醫師了解,應吃多少,什麼時候停,這才更安全有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