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人大政協界候選人與僑界選民見面談政綱 香港中通社12月16日電 (記者 王豐鈴)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將於12月19日舉行。香港僑界社團聯會16日舉行見面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候選人陳勇、謝曉虹,向中國僑聯委員選委和中國僑聯委員合資格選民分享政綱理念。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余國春致辭表示,新一屆立法會議席,新增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界別,要選出的全部90個議席都有競爭,無自動當選議席,是香港回歸以來從未有過。候選人來自不同的政治團體、政治派別,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譜,呈現出“五光十色”、截然不同的新氣象,絕不是“清一色”。 中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致辭表示,中央完善選舉制度,既彌補選舉制度漏洞,確保“愛國者治港”,又提高香港特區管治效能,循序漸進發展民主制度,最終目的是為了發展。香港的民主發展,要靠廣大香港市民積極參與去推動,冀市民履行選民責任,為香港繁榮穩定投票。 陳勇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他指,若當選可利用自身的雙重身份,方便溝通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過往20餘年經驗讓他有信心,能夠與其他議員合力推動相關政策實施,包括會繼續為“通關”等議題努力。 他又指,會加強特首和特區主要官員與僑界溝通,更會促港府對僑界出台專門政策,設立僑務委員會,對接全球僑務工作,為僑界提供人力、物力、文化輸出等支持。 謝曉虹現任全國青聯委員。她指,身為香港基層走出的90後,亦曾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進修博士、研究生課程,加之投身青年工作多年,熟悉香港年輕一代所思所想,若當選會運用在北京所學知識,重點就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促特區政府對香港青年發展做出頂層規劃,著手解決香港青年在讀書、工作、置業、融入大灣區等方面遇到的難題。 她又指,陳勇不是“對手”,而是“永遠的前輩”,她能“落場跑”站出來競選,正說明選舉制度完善後,香港年輕人有機會發聲,亦希望透過競選,帶給香港年輕人信心和希望。 會上,本身是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的選委會委員何漢權,向兩位候選人提出,過往香港青少年教育“離心”、“壞心”當道,未來如何轉為“向心”教育? 對此,謝曉虹結合自身經歷,提出教育“三步走”設想:首先將中國文化、中國文學設為必修科,特別是中國古詩詞中有不少抒發家國情懷;其次加強基本法教育;再結合德育,培養香港青少年“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愛國心。 陳勇結合僑胞身份指出,可用溫和方式,參考華僑家庭教育子女,用自身經歷春風化雨,逐步培養香港青少年的民族情懷。他又指可結合香港自身歷史,如香港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華僑歸來保家衛國,這是香港本身發生的歷史,講來更為鮮活生動。 會後,何漢權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說,兩位候選人的解答已“摸到基本方向”,在具體實施上還可作進一步探討。 他續指,港府須著手青少年教育的頂層設計,設立專門機構制定規劃,同時將國家意識、香港故事、全球視野三者緊密結合,如結合教授基本法及普通法,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又如在現有的英文課程外,以中國語言、中國文學、中國歷史為基礎開設課程,另可開設俄語、法語等其他語種。 他又說,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發展提出的8大中心設想,以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的“南金融,北創科”,未來如何與香港教育緊密結合等議題,目前尚未聽到有候選人談及。 以上候選人所屬界別的其他候選人名單,請參閱選舉網站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introduction.html。(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