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再次帶動香港市民消費?有業界指“通關”最實際香港新聞網11月3日電 (記者 崔靜雯)疫情下香港市民不能出外旅遊,都是留港消費,早前萬聖節市民都樂於為節日花錢打扮及外出慶祝。疫情放緩市民心情舒暢,12月的聖誕節市民消費意欲是否繼續持續高漲?香港新聞網記者就此咨詢業界,各行業者虽有不同意見,但是“通關”依舊是共同的期盼。 零售業:預計消費券效應能持續至聖誕節,但“通關”才是救市王道 受疫情影響,內地赴港遊客的數量驟減,香港零售業轉向迎合本地消費,同時在特區政府消費券推出電子消費券“救市”,帶動本地消費意欲高漲。 香港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現時本地市民消費將近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加上臨近年尾,他預計市民消費能力及意欲維持高漲能持續至聖誕節。 “與內地‘通關’才是救市的王道!”邵家輝指出,零售市場約30%生意額來自遊客,預計今年在“封關”下聖誕節的零售業較過去相比,會減少30%的營業額。 餐飲業:本地消費力始終有限,需“通關”提升營業額 香港有美食天堂的稱號,“封關”前,灣仔、尖沙咀、旺角等遊客區,隨處可見餐廳門前都是大排長龍,以及遊客站在街頭品嘗小吃,但疫下遊客區的不少餐廳都倒閉了,飲食界資深行政人員楊位醒告訴記者,疫情前每日遊客區營業額佔總營業額的20%,黃金假期更是占30%的營業額。 “與內地遊客相比本地市民在餐飲方面的消費力始終有限”,楊位醒認為,儘管餐飲業有受惠於消費券,令營業額有輕微升幅,但現時仍然受到限聚令的影響,導致很多宴會無法順利舉行,“通關”成為最徹底解救香港餐飲業的重要通道。 旅遊業:旅遊業界已無聖誕市道冀盡快“通關”恢復生意 在2019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就推出“綠色生活本地遊”計劃,以每人200元港幣的補助,鼓勵旅行社推本地遊,以及疫後推出防疫抗疫基金協助旅遊業復甦。 香港中國旅遊協會副理事長姚柏良早前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形容,特區政府的支援是杯水車薪,“通關”未見曙光,可否支撐到復甦出現,也是業界目前面對的極大困難,本地市場始終不及內地龐大。 除了本地景點,旅遊業也將業務往“海上”拓展,但是早前有遊輪的一名船員被列為復陽個案,需要暫停 21日的航程。縱橫遊執行董事袁振寧當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大約有6至7有個航程受影響,但船公司有安排退款或改期,相信對旅客的影響不大。 至於會否影響對公海遊的信心,袁振寧在表示,現時旅客的查詢主要集中在12月至明年1月的航程,業界已無聖誕市道可言,旅行社主要做零售業務,例如賣土產物品,而公海遊的人均消費屬銀碼較大,屬於較主要的旅遊產品,他希望能夠盡快“通關”,讓業界有生意做。 綜觀情況,香港經濟仍未完全走出陰霾,救經濟長遠而言還是要靠“通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