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台灣2枚衛星僅“活”8個月即告退役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0月18日電 台北消息:台灣今年1月24日委託美國火箭發射公司SpaceX,發射斥資新台幣千萬元研製的自產立方衛星“飛鼠”和“玉山”到太空。未料,台灣實驗研究院日前公告,地表目前無法接收兩枚衛星的信號並解碼,衛星任務宣告結束,正式退役。 研究機構解釋,“玉山”升空後,台灣“中央大學”學生曾在今年2月10日收到信號,當時衛星通電開關正常,通信天線正常展開,所以地面站可以接收到衛星信號。但不知何故,“玉山”衛星沒有收到地面站上傳的指令,因此沒能開啟衛星上的通信接收器,無法執行任務。雖然有海外網站偶爾收到近似衛星信號,可惜未能解讀出有效資料,因此在10月13日宣佈“玉山”衛星任務終止,正式退役。 另一立方衛星“飛鼠”則由“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30多名師生研製,提前在今年9月中旬正式退役。該所教授解釋,受限於研製期程等因素,“飛鼠”未進行輻射測試就發射升空。後來,衛星元件疑因不耐太空中的高輻射,導致提早退役。 此外,台灣首枚民間自製火箭“飛鼠一號”今年9月中旬移至澳大利亞發射,根據澳大利亞官方公告和媒體報道,“飛鼠一號”連續三次試射都失敗,第三次試射甚至起火燃燒,評估後決定不再發射。 太空科技是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台後宣示要發展的重要項目,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也多次強調,他上任後簽的第一份公文,就是從2019年起為期10年、共編列新台幣251億元預算的第三期太空計劃,預計每年發射一顆台灣自製人造衛星升空。 台當局“太空中心”表示,繼氣象衛星“福衛七號”後,下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號”原定今年第四季發射升空,能提升颱風路徑和強度預測精準度。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太陽能電池交貨進度,“獵風者號”發射延遲半年,預計明年發射。(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