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集

香港新光戲院結業

分享到:
2025-03-02 09:0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3月1日晚,經營該戲院12年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出現,受到場內場外的無數粵劇迷歡迎,并拍照合影。香港新光戲院的醒目牌匾“粵劇殿堂”。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3月1日晚,經營該戲院12年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出現,受到場內場外的無數粵劇迷歡迎,并拍照合影。香港新光戲院的醒目牌匾“粵劇殿堂”。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3月1日晚,經營該戲院12年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出現,受到場內場外的無數粵劇迷歡迎,并拍照合影。香港新光戲院的醒目牌匾“粵劇殿堂”。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3月1日晚,經營該戲院12年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出現,受到場內場外的無數粵劇迷歡迎,并拍照合影。香港新光戲院的醒目牌匾“粵劇殿堂”。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   連日來,香港北角新光戲院有大批市民和戲迷聚集,在3月3日結業前拍照,緬懷昔日粵劇殿堂光輝歲月。3月1日晚,經營該戲院12年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出現,受到場內場外的無數粵劇迷歡迎,并拍照合影。香港新光戲院的醒目牌匾“粵劇殿堂”。新光戲院大劇場前身是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多年來,在新光戲院大劇場所舉行的文化藝術活動有很多。譬如中國地方戲曲展、神州藝術節、紀念徽班晉京二佰周年及紅樓文化藝術展等等。香港粵劇藝術團體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的演出更是數之不盡,故此贏得有香港粵劇殿堂之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粵劇表演場地。戲院走廊掛上一連串的小燈泡,與大堂的大燈泡作一個延伸對比。從大堂進入戲院期間,燈泡配合鏡子,流光四溢,猶如明星踏上紅地毯,步入光影隧道的世界。而到新光戲院欣賞傳統粵劇更成為了於2009年11月的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投票選舉中,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中的第7位。(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香港中通社圖片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