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秘密黑名單?澳官方學術機構承認審查學者涉華信息據英國《衛報》6月7日報道,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簡稱ARC)被控建立秘密“黑名單”,搜集、審查學者的“敏感信息”,包括是否有涉及中國的聯繫。 就在上周,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在向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匯報經費使用建議時,公然說出:“我們已經審查了裏面的‘敏感信息’。” 報道截圖 據報道,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已經承認,它在決定是否批準科研人員的科研經費時,會審查所謂潛在“敏感信息”,包括媒體的相關報道,以及是否存在與中國“高風險”機構的聯繫。 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分部經理凱莉·埃默里(Kylie Emery)解釋說,他們一直在與澳安全機構合作,重點審查公共領域的項目。審查的“敏感信息”包括“過去在媒體上發佈的內容”以及“是否與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佈的‘涉華報告’'中列出的機構有聯繫”。 據《衛報》報道,這裏提到的所謂“涉華報告”由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在2019年發佈,實質上是由美國國務院資助完成的。報告列舉了中國軍工相關的所謂“高風險”科研機構,多次渲染中澳之間正常科學交流中的所謂“國家安全”風險。 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此舉,遭到了澳學界人士的反對。面對無端的“誹謗和影射”,澳大利亞前研究部長、工黨參議員金·卡爾(Kim Carr)表示,非常擔心審查對研究人員學術聲譽的影響。 金·卡爾指出,科研人員和大學校長“有權知道是否存在這種麥卡錫主義的黑名單”,“如果存在黑名單,我想知道操作的依據是什麽”。他還提出了質疑與抗議:“如果這項秘密審查導致人們的生計、聲譽和職業生涯受到明顯威脅,那麽個人的公民權利有權得到保護。” 澳大利亞Mirage新聞網報道,澳大利亞全國高等教育聯盟(NTEU)負責人艾莉森·巴恩斯(Alison Barnes)也提出了質疑:“如果情報部門將信息提供給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導致研究項目在完全不透明,或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被取消,那麽這可能會為澳大利亞的學術自由和知識研究開啟危險的先例。” 艾莉森·巴恩斯直接指出,這是在扼殺澳大利亞的學術自由:“事態的發展可能會為科研人員創造一種自我審查的恐怖環境,這樣一來,學術自由也會由此喪失。” 澳大利亞全國高等教育聯盟(NTEU)將向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正式提出擔憂,並要求ARC對這些做法作出解釋。艾莉森·巴恩斯說:“作為負責的資助機構,ARC應根據學術價值評估研究資助申請,而不是受政府的不當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並不陌生,媒體已經多次起底這個“謠言制造機”了。ASPI成立於2001年,資金來源主要為美國政府、西方軍火公司以及美國科技巨頭,是一家披著學術外衣炮制反華言論的機構。因其長期秉持反華立場,充當反華“急先鋒”,炮制多篇虛假“報告”抹黑中方,散佈“中國威脅論”,實際就是美國政府操縱的反華工具。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它(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自稱是獨立研究機構,(但)它既不獨立,也不研究,在澳大利亞國內也不得人心。” ASPI的部分資助者。包括歐美武器制造商、科技公司,以及外國或地區政府,其中許多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 去年年底,時任澳大利亞教育部長丹·特漢 (Dan Tehan)還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5名學者申請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高達每年50萬澳元的科研經費。不僅如此,他還拒絕了18項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經費申請,這些科研領域多涉及高科技領域,其中包括通信、電力傳輸、納米技術應用以及尖端燃料電池技等。 此外,2020年12月,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通過了《對外關係法案》。根據法案,澳大利亞的大學與外國達成的所有合作協議都必須提交外交部,再由澳大利亞情報部門審議,就這些協議是否有害“國家安全”做出評估。根據法案,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有權單方面終止大學與任何外國實體之間的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指出,中澳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一段時間來,澳方不顧中方嚴正立場和多次交涉,嚴重損害中澳兩國互信,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正當的反應,澳方必須對此承擔所有責任。中方敦促澳方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真正客觀看待中國發展和中澳合作,立即回歸理性、糾正錯誤,停止針對中澳合作的瘋狂打壓行徑,停止把國家間正常交流政治化、汙名化,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編輯:huxue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