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醒悟”:美國屢屢讓印度失望 過度依賴沒好下場印度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醫療衛生系統“接近崩潰”。印度血清研究所早在4月16日就呼籲美國解除對印疫苗原材料出口禁令,而美國猶豫了10天之後才決定對印度施以援手。《印度快報》29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利益的朋友:請把印度放在美國之前》的評論,文章指出,此事是壓倒印美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前的印美合作已經侵犯了印度的戰略自主權,印度應保持謹慎,不能成為美國的依附國。 全文摘編如下: 在印度有一種“印美關係處於歷史最高水平”的聲音,但這顯然與最近印美關係的事態截然相反。印度官方試圖讓印度人認同與美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優勢,但他們似乎忘記了兩國之間存在的“信任赤字”。 印度需要保持機敏和謹慎,因為在印度疫情惡化時,華盛頓花了很長時間才克服其猶豫不決的態度,允許向印度出口制造新冠疫苗的關鍵原材料,而這已經引起了印度人的懷疑。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4月7日,隸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約翰·保羅·瓊斯”號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闖入印度專屬經濟區,完全無視印度要求事前通知的政策。而美方新聞稿的基調很是傲慢,美軍給的理由是這樣“符合國際法”,但美國其實根本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署國;再早些時候,美國一家人權監察機構在一份報告中將印度的地位由“自由”降至“部分自由”,並歸咎於印度當前的國內政策;此外,華盛頓一直不願將印度包括在阿富汗談判中。以上種種都讓印度人對美國是否會在危急時刻無條件支持印度產生質疑。 地緣戰略現實使“印太”地區成為舞台中心,美國在該地區需要一個合作夥伴,而印度是合乎邏輯的選擇。但有人試圖將印美關係“浪漫化”成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這才是需要警惕的,印度不應感到自滿。 雙邊關係的發展突顯出,從中期來看,大多數行動都是對美國有利的。美國主動啟動了美印2 2部長級對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導致印度簽署了三項基本協議:《後勤交流備忘錄協定》(LEMOA)、《通信兼容和安全協議》(COMCASA)以及《基礎交換與合作協議》(BECA)。這為美軍提供了使用印度軍事設施的權利,並為對印軍售提供了便利。 在過去的十年裏,美國的對印軍售從微不足道的數額,增長到了200億美元,美國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武器進口來源國。此外,CAATSA(《以制裁法反擊美國敵人法案》)這樣利己的美國法案,現在已經侵犯了印度在貿易和採購方面的戰略自主權,從而使印度與俄羅斯及伊朗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現在,又有人誘使印度加入情報共享的“五眼”網絡。看起來似乎很有希望,但是印度真的會被平等地納入這個俱樂部嗎? 歷史經驗很有啟發性:一個國家過度依賴美國總會有不利的下場,會在美國利益得到滿足時陷入困境。因此,務實主義要求印度在這種不斷發展的關係中以印度的國家利益為重,而不是截斷其它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