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英法德菲外長通話,都提到中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任的第二天(27日)日程繁忙,不僅在“首秀”中公開談論中國,還與以色列、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外長,及北約秘書長通了電話。 作為特朗普“孤立主義”的批評者,布林肯一上任就忙著重新拉攏盟友,對華話術是一股熟悉的味道。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的通話紀要顯示,布林肯和法、德、英、菲外長的4通電話中,都提到了中國。 彭博社28日發文評論稱,“雖然有些觀察者曾預測,拜登上臺後,美中關系會逐漸緩和,但這一系列電話可以看出,美國在亞洲的安全策略上沒有任何軟化跡象。” 不過從美國“盟友”們的反應來看,他們未必吃布林肯這一套。 從會議紀要來看,布林肯與菲律賓外長洛欽的通話中,基本都在聊南海問題。 布林肯強調,強大的美菲同盟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至關重要,還提及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對兩國安全的重要性,稱“這一條約明顯適用於當菲律賓武裝部隊、政府船只、飛機在太平洋遭受武裝攻擊時的情形。”他不忘挑事稱:“這包括南海。” 布林肯還揚言,“中國對南海的某些海洋主權主張,超過了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允許的範圍,美國對此表示反對。”他在電話中拉菲律賓“站隊”,稱“面對中國的壓力,美國和東南亞申訴主權的國家站在一起。” 不僅彭博社評論稱,這一系列電話可以看出,美國在亞洲的安全策略上沒有任何軟化跡象,香港《南華早報》28日的報道也指出,布林肯對南海問題的發言暗示了新(拜登)政府將會繼續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不得不提,據路透社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周一(25日)通過發言人表示,“不希望任何國家,做任何事情,讓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到了和法國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里安打電話時,布林肯主要提到更新、強化跨大西洋關系的方法。他說美國希望與“最長久的盟友”——法國,和其他夥伴合作,共同應對包括新冠疫情、氣候和中國在內的共同挑戰。 與特朗普政府瘋狂找北約要錢不同,布林肯明顯想重塑與盟友的關系,他重申了美國對於北約的承諾和北約憲章第5條款的聯合防衛責任。美法外長還同意繼續加強兩國在非洲薩赫勒地區的合作,以“保證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穩定”。 布林肯在與德國外長海科·馬斯的通話中,也把中國視為“挑戰”。根據會議紀要,雙方同意共同應對國際挑戰,包括氣候問題、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兩人還談論了深化兩國合作,布林肯強調了美國對美德關系乃至跨大西洋關系的承諾,以及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統一行動。 不過一掛電話,馬斯在路透社專訪中提及中國時明確表示,“與中國‘脫鉤’並不明智”,但“西方在氣候、公平競爭、裁軍等議題上的對華政策是可以更加有效的。”“這些都是能與美國討論的事情,如果我們可以在面對中國時,共同維護我們的利益,我們能得到更多。” 另外,馬斯在專訪中對“跨大西洋關系”提出質疑,他提到特朗普時期美國對“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的制裁,並稱“美國和德國之間有必要制裁彼此嗎?” 到了剛剛脫歐的英國這邊,布林肯與英國外相拉布重新確認了美英“特殊關系”,仍然不忘記中國。他們討論了英國今年作為G7峰會輪值主席國的身份、應對氣候變化、抗擊疫情,以及“雙方共同的外交政策重點,包括中國、伊朗和俄羅斯”。 27日,布林肯還與以色列、泰國、澳大利亞外長通了電話;他還和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通了電話。 此外,在27日布林肯作為國務卿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他表示,與中國的關系是當前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最為重要的關系。盡管近期兩國關系中競爭對抗性加強,但依然將在包括氣候變化等共同關註的領域保持合作。 對於中美關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27日發表講話稱,中美要互信,不要誤判。崔天凱說,我們始終認為,中美都可以從對方的繁榮發展中獲益,兩國可以有競爭,但不必做對手,更應當成為夥伴。把中國當作戰略對手和假想敵是嚴重戰略誤判,如果據此制定政策,將犯重大戰略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