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錢說好話?英國在華視頻博主硬剛《泰晤士報》“沒有人能左右我們的視頻內容,”英國視頻博主李·巴雷特(Lee Barrett)在被《泰晤士報》(The Times)汙蔑“受中國政府資助”後,於16日下午,通過個人頻道正面回應道:他和兒子奧利(Oli Barrett)在視頻中所說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基於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自己的觀點。” 英國父子李和奧利的視頻頻道“Barrett”(巴雷特看中國)截圖 無獨有偶,另一個被《泰晤士報》點名“受資助的”博主、“居住在中國”(Living in China)頻道的傑森(Jason)也在幾天前回應稱,“說我被北京資助,完全是憑空捏造,啥證據也沒有。”他開玩笑稱“唯一資助我的,就是傑森的錢包,而且最近它還有點扁。” 傑森的視頻頻道“Living in China”(居住在中國)截圖 1月9日,英國老牌報紙《泰晤士報》用第7版整版刊登一篇題為《北京資助英國視頻博主開展政治宣傳攻勢》的“調查報道”,煞有介事地曝光巴雷特父子、傑森在內的幾個在中國居住的海外視頻創作者,宣稱他們的內容受到中國政府的資助,目的是“在海外開展政治宣傳”。
《泰晤士報》1月9日第7版 “我猜他們所謂的調查就是,在電腦前坐幾個小時,搜索點東西,打幾通電話,”巴雷特父子檔的父親李坐在鏡頭前說“我想很多人知道,《泰晤士報》隸屬於默多克新聞集團,他們還有福克斯新聞、《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媒體。即使在我讀文章之前,已經猜到它會講什麽。” 他分析《泰晤士報》的手法:那篇文章挑選了奧利在外灘的封面圖,我還挺意外的,應該是想展示奧利在中國過著光彩奪目的生活。
視頻截圖 “這些反華文章,通常都會設定一個負面基調,然後再為了證明自己斷章取義,”他提到,文章援引了早已臭名昭著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這家反華機構早就被爆出接收澳、美政府資助,炮制大量與中國相關的謊言。 李·巴雷特的這條嚴肅的回應視頻,與他們父子以往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 這對居住在中國深圳的父子,會遊歷中國的許多城市和風景,體驗北京烤鴨、中國高鐵等“新奇的東西”。他們的視頻風格輕松幽默,父子二人的談話也時常觸動人心。出於個人興趣和經歷,李·巴雷特還會關註中國科技產業,通過海外視頻平台向感興趣的人介紹中國“跟妳們想象的不一樣”。 巴雷特父子不僅坦誠地說“通過介紹中國來獲得收益”,而且並不是盲目吹捧中國,以此吸引流量。 兒子奧利在以前的視頻裏承認“我帶著偏見來中國,但是這裏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他還會在視頻裏說,對於中國料理,“我有一大堆討厭的東西,也有一大堆喜歡的東西。但中國的飲食文化,大概要整個歐洲加起來才能相比,妳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
圖:李·巴雷特對北京烤鴨贊不絕口。來源:Bilibili視頻 “外媒不讓我們說,我們卻要說得更多!” 幾天前,另一位被誣陷的英國在華視頻博主傑森,在貴州的街頭錄制了一條幽默的回應視頻,“有時候我們看新聞,會懷疑它的真實性。但當妳看到關於自己的新聞,妳知道是假的,才明白原來《泰晤士報》真是謊話連篇,隨意撰寫文章啊!” “我的視頻標題:比基建,中國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難道不是事實?”“我就奇了怪了,這個(泰晤士報的)記者說我視頻有‘誤導性標題’。”
視頻截圖,下同 傑森透露,最近,他的視頻在海外視頻平台上被“限流”,理由也是“誤導性標題”。而且播放量出現斷崖式下跌。
傑森視頻內截圖 傑森還讓他的父親把那期報紙買下來,自己一定要“把它裱起來”,掛在家裏。
值得一提的是,李·巴雷特和傑森都在各自的視頻裏提到,那篇報道的記者向他們發了郵件。傑森表示,他在報道發出後,才在垃圾(Spam)郵件中發現記者的來信,且內容十分粗魯,基本就是“我要做一個關於妳的報道”之類的。李·巴雷特則回憶道,他在報道發出前一天才收到郵件,並推斷那個時候,報道肯定已經寫好了。
“外媒不讓我們說,我們卻要說得更多!一起繼續展示美好的中國。”傑森在視頻最後稱。
另外,奧利在一期名為《如果妳沒來過中國 就不要隨意評判這個國家》的視頻裏講述:一位加拿大的華裔年輕觀眾在他們的節目下方留言稱,以前因為媒體報道,一直因為自己的華裔身份而羞恥,但因為他們介紹中國的視頻,她慢慢接受自己的血統,與父母的關係也融洽了。
“有多少人是被我們影響著,這我不知道,”奧利在北京的胡同、街道裏穿行,“這(來中國、做視頻)絕對是我目前為止做過最對的決定。現在的我,余生將以沒來中國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式,和一個更開放的思想來生活。” 【編輯:huxue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