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宋魯鄭:特朗普加關稅敦煌網意外爆火 西方老百姓有多愛“中國製造”?香港新聞網4月17日電(記者 吳一帆) 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向全球揮舞關稅大棒,包括宣布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關稅,還持續威脅升級對華關稅。與此同時,一款主要幫助中國中小企業對接全球採購的跨境電商平台DHgate(敦煌網)卻突然在美國走紅。 DHgate網頁版截圖。香港新聞網圖片 截至當地時間16日,DHgate App已在美國iOS應用商店電商應用榜單排名第一。而據應用情報提供商Appfigures數據,5天前,這款App僅排名美國非遊戲類免費iPhone應用排行榜第352位,但此後下載量激增。不僅如此,截至16日,美國iOS應用商店電商應用榜單前五位中,中國App佔據三席。除了敦煌網,還有排名第二的Taobao(淘寶)和第四的SHEIN(希音)。 究其原因,離不開遭遇美國政府禁令威脅的短視頻社媒TikTok上正在颳起的“中國工廠旋風”……近期,在美國政府對華關稅威脅下,TikTok上的許多主播開始向美國用戶普及知識,表示大部分西方奢侈品牌的產品都是在中國製造,然後在歐美貼牌,價格飆升。這帶動了大量美國用戶湧入中國電商網站直接購買產品。 以敦煌網為例。這是目前美國市場最大的中國跨境B2B電商平台,幫助“中國製造”對接全球採購,平台常見商品包括服飾、鞋類、箱包、手機、美妝等。目前該平台已擁有254萬以上累計註冊供應商,年均在線產品數量超過3400萬,累計註冊買家超過5960萬,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 美國國家層面對華發動關稅戰,消費者為何卻“反其道而行”,格外“買賬”中國商品呢?西方民眾近年對“中國製造”印象如何?這些印象是如何形成的?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1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香港新聞網記者專訪,對這些問題作出解析。 1. 您長居法國20多年,生活、工作中不時會接觸來自美國的商人、朋友。您怎樣看待目前特朗普對華大徵關稅,而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卻轉向敦煌網等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平台? 宋魯鄭:現在敦煌網在美國火了,這與特朗普發動關稅戰、貿易戰的背景有關。美國消費者難以承受因此造成的高物價,故而轉向更實惠的電商平台。老百姓過日子是很實在的,量入為出,哪裡都一樣。 2. 敦煌網在美爆紅,其實出乎很多中國人意料。因為大家沒想到西方世界也這樣熱衷買“中國製造”。從您在法國的經驗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民眾平時會選購來自中國的商品嗎? 宋魯鄭:歐美老百姓肯定也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這就決定了他們很多時候會選擇“中國製造”。 我舉個例子。新冠疫情的時候,法國缺口罩,於是本國也開始批量生產口罩。但是到了消費者層面,法國老百姓仍然還是買中國製造的口罩,而不是買法國製造的口罩。因為法國製造的口罩,一是價格高,二是它質量不行啊,戴著不舒服。後來,法國地方政府就開始每個家庭發口罩,用這種方式去支持本國口罩生產。但是你到了市場上,各大超市也好,藥房也好,只要是賣口罩的話,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 3. 美國消費者呢?會不會和法國或歐洲有差異? 宋魯鄭:美國社會比歐洲更加注重市場,因為美國的市場競爭更激烈。所以,相比歐洲,美國社會只會更加從經濟效益角度看待“中國製造”。 西方老百姓的視角和國家的視角有時是不一樣,市場的驅動力也勝過國家機器的政令。老百姓關心我怎麼買到質量又好、價格又低的商品,他們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製造”。 4. 說到這裡,其實西方世界是不是對“中國製造”有著“平價”的印象? 宋魯鄭:這種印象一直存在。這也是事實啊。中國生產力強,產業鏈完備,所以“中國製造”往往比“西方製造”更便宜。 比如說吧,我去法國一個很大的綜合性連鎖超市Fnac,還有電器店Darty,就看到中國品牌聯想的電腦,還有海爾的洗衣機等等,價格相對同類品牌都便宜一些。但是,這些中國品牌的質量與同類商品不相上下。 5. 西方人也認同“中國製造”雖然價格便宜,但質量有保障嗎? 宋魯鄭:好印象的建立有一個過程。近五六年來,我尤其感受到,身邊的法國人對“中國製造”漸漸產生“又平價,質量又好”的印象。你看,現在美國人流行去敦煌網等中國電商平台採購,可以說又一次印證了這種好印象。 6. 您認為,西方國家民眾近年對“中國製造”印象越來越好的原因何在? 宋魯鄭:我認為有兩方面。首先,“中國製造”質量的確在持續提升,與此同時價格並沒有相對提高。這就意味著消費者依然有很多機會去體驗這些產品,體會到它們的好。所以,直接結果就是消費者體驗感的提升。 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整體國力的提升。其實現在在歐洲,幾乎沒有人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了,而是普遍認為中國是一個成功的、進步迅速的、接近發達水平的國家。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了,西方人也會認為,你是一個有高度的國家,那你製造的產品的高度也不會低。(完) 【編輯:吳一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