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概率99.7%!英科學家發現迄今最有力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

分享到:
2025-04-17 16:3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7日電(編輯 淩玉輝)據多家國際媒體及英國劍橋大學官網消息,劍橋大學尼庫·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關於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最有力證據。研究指出,一顆名為K2-18b的行星,其大氣層中至少含有一種在地球上僅由自然界生物產生的氣體的概率高達99.7%。

距離地球124光年的K2-18b行星的可能外觀示意圖。劍橋大學官網截圖

馬杜蘇丹教授將這一發現稱作“革命性的時刻”,不過他也強調,目前仍需更多數據來證實這一結果。該研究成果已於16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然而,也有專家審慎地表示,僅僅檢測到這些分子的存在,并不能確鑿地證明該行星上已經存在或能够形成生命。

據報道,該研究小組藉助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K2-18b行星的大氣中似乎至少呈現出與生命相關的兩種分子——二甲基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中的一種的化學特征。DMS和DMDS同屬一個化學家族,被視作系外行星重要的生物特征。在地球上,這些氣體是由海洋浮游植物和細菌產生的。

經檢測,這些氣體在該行星大氣中的體積濃度超過百萬分之十。在單個觀察窗口內檢測到如此高濃度的氣體著實令人驚訝,因此研究小組估算,K2-18b大氣中這種氣體的含量比地球高出數千倍。馬杜蘇丹教授說道:“所以,如果與生命的聯繫確實存在,那麼這個星球上將會充滿生命。”

馬杜蘇丹推測:“如果這是生命活動導致的,我們的基本假設是,這些海洋可能由於微生物的存在而具有極高的生物活動水平,類似於地球早期海洋的生物活動狀況。”不過,K2-18b是否也存在海洋食物鏈,即大型生物以微生物為食,目前仍無法確定。

尼庫·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視頻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最新發現尚未達到宣稱發現生命的標準,現階段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研究人員需要達到99.99999%的確定程度,才能證明他們的結果并非偶然,而目前的結果僅為99.7%。儘管這一概率聽起來很高,但還不足以讓科學界完全信服。不過,這一結果已經遠高於該團隊18個月前獲得的68%的概率,當時該結果曾引發諸多質疑。

對此,蘇格蘭皇家天文學家凱瑟琳·海曼斯表示,即便劍橋團隊能够獲得他們期望的結果,這也不能成為該行星上存在生命的確鑿證據,因為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這種氣體的來源究竟是什麼?

“在地球上,這種氣體是由海洋中的微生物產生的,但即便擁有完美的數據,我們也不能肯定地說這是外星世界的生物起源。畢竟宇宙中會發生許多奇特的事情,我們不清楚這個星球上還可能存在哪些其他地質活動會產生這些分子。”凱瑟琳·海曼斯說道。

劍橋團隊認同這一觀點,他們正與其他團隊合作,試圖在實驗室中通過非生物方式合成DMS和DMDS。

據國際科學雜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網報道,還有許多其他科學家對這些發現持懷疑態度。例如,密歇根大學的瑞安·麥克唐納認為:“對於K2-18b,科學界已經陷入了一種‘狼來了’的困境。任何關於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說法,都需要經過其他科學家的嚴格核實。不幸的是,之前許多關於K2-18b的令人興奮的論斷都未能通過這些獨立檢驗。”

美國宇航局未對該論文發表評論,但在一份聲明中提到:“在宇宙其他地方尋找生命需要一個過程,檢測到單一的潛在生物特征并不能等同於發現了生命。”

據了解,這顆名為K2-18b的行星於2015年由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任務發現。它位於獅子座,屬於“亞海王星”類行星,質量為地球的8.92倍,體積是地球的2.6倍,圍繞一顆距離地球約124光年的紅矮星運行。不過,關於這顆行星是否存在水,目前眾說紛紜。

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MIRI光譜儀拍攝的宜居帶系外行星K2-18 b的透射光譜。圖源:英國劍橋大學官網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報道援引了一些觀點,認為這顆行星位於恒星周圍的“宜居帶”,液態水有可能存在。各種觀測結果讓一些天文學家推測,K2-18b可能是一顆完全被深海覆蓋、擁有富含氫氣的大氣層的行星。2023年,當研究人員首次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研究這顆行星時,他們報告檢測到了甲烷和二氧化碳。

而《紐約時報》則指出,4月13日的一篇論文推測K2-18b可能是一塊巨大的岩石,擁有岩漿海洋和濃厚灼熱的氫大氣層——幾乎不適合我們所知的生命存在。

對於本次發現,主要研究者馬杜蘇丹教授認為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來進一步確認。若成功證實,馬杜蘇丹表示:“幾十年後,我們或許會回顧這一刻,意識到生命在宇宙中或許觸手可及。這或許將成為一個轉折點,突然之間,我們已經能够回答‘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這一基本問題。”  (完)


【編輯:淩玉輝】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