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對話劉春生:拜登政府“甩鍋”中國經濟 為何不談貢獻?

分享到:
2023-08-18 21:4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8月18日電(記者 王豐鈴)美國高層近日接連抨擊中國經濟。繼總統和財長之後,美國副財長阿德耶莫16又公開指責中國經濟問題“正對美國和全球經濟構成阻力”。受訪學者直言,過去40年間,中國經濟成長對美國和世界經濟作出巨大貢獻。美方若怕中國拖累,就應停止打壓,放開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支持中國經濟增長。

圖源:新華社

美國副財長阿德耶莫16日接受美媒訪問時批評中國經濟,并稱中國做出“一系列不同的決定”,“正對美國和全球經濟構成阻力”。此前,美國總統拜登8月10日在一場競選活動中稱,中國“出現了很多經濟和社會問題”,像一枚“定時炸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8月14日在拉斯維加斯發表演講時稱,中國經濟放緩對美國構成風險。

拜登政府在指責中國經濟的同時,又高度讚揚美國經濟。阿德耶莫稱,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如《降低通脹法》讓美國在降低通脹的同時也製造就業機會。耶倫對美國經濟的前景保持樂觀,稱美國經濟增長依然穩健,就業市場強勁,通脹正在下降。

即便在美方打壓下,今年上半年,在中國新設的外商投資企業仍多達2.4萬家,增長35.7%。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對美方言論作出回應指,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炒作或放大中國疫後經濟複蘇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難免被現實打臉。

美國高層近期言論有何謬誤?美國經濟是否如拜登政府所描述的那樣?中國經濟當前為何會面臨一些困難?中國經濟前景預期如何?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1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就以上問題作出分析:

1、為何美國高層會在最近一段時間接二連三地指責中國的經濟?

劉春生:中美競爭加劇,美國打壓中國已至瘋狂階段,無所不用其極。且總統大選臨近,拜登政府必然抓住中國這根“救命稻草”甩鍋,美國發生的任何問題,都要在中國身上找原因。而當前中國經濟的確出現了一些困難,拜登政府趁此時機接連發信號,希望各國與中國經濟解綁,從而增加美國的砝碼,吸引更多全球投資、獲得盟國更多政治外交支持。

美方是自相矛盾。美方若怕中國拖累,就應停止打壓,放開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支持中國經濟增長。

此外,中國和美國是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雙方無論在投資貿易還是金融領域,抑或政治、外交、軍事、科技領域都深度融合。兩大經濟體互相影響,美國若發生問題,也會對中國及世界造成很大影響。無論是1929至1933年的美國大蕭條,還是美國“911”事件後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再或是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均可證明這一點。

美方為何不談談過去40年間,中國經濟成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對美國經濟的貢獻?

2、過往40年間,中國經濟的騰飛,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劉春生:中國經濟增長在近30年間為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賣方和買方,是重要市場和樞紐,為國際大循環作出巨大貢獻。此外,中國解決了14億人的溫飽問題,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的一大貢獻。

3、美國經濟是否如拜登政府所描述的那樣好?

劉春生:當前美國確實經濟恢復較超預期,通貨膨脹控制幅度較好。從原因來看,除了美國自身經濟韌性較強,美元升值亦造成大量資本從全球流向美國,支持了美國的經濟發展。但待加息步伐停止後,預計四季度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料美方會再次甩鍋給中國。

不過,“一將功成萬骨枯”。首先,美國經濟大起大落對世界經濟影響巨大,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或犧牲了眾多小國、發展中國家、開放型經濟體、經濟金融脆弱性國家的利益。其次,美國是俄烏危機的受益者,整個歐洲投資一片蕭條中,美國大賣頁岩油,并吸收了大量來自歐洲的資本,對美國經濟產生強刺激。

4、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問題,主要原因是什麼?

劉春生:中國經濟正面臨世界經濟的下行周期,且疫後各經濟體恢復呈波浪式發展,不可能立即復甦到疫情前。此外,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遺留下來一些問題,需要重構,轉換為高質量發展,轉換過程必然要度過陣痛期;經濟結構的內生問題,也要去解決,解決就需付出代價。實際上,這也是大浪淘沙的過程。

5、對中國經濟復甦及高品質發展的信心源於何處?

劉春生:其一,中國經濟的韌性、發展的動力、體量,包括過往40年積累的技術經驗、資金、制度優勢,這些根本性的競爭優勢并未掉頭向下。其二,再給一些時間,世界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經濟周期。其三,對於內生問題,相信中國經濟的糾錯能力。

6、中國近日發布吸引外資的“24條”。當前中國的市場吸引力如何?中國經濟前景預期如何?

劉春生:我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很有信心。

第一,中國的14億人口無論人口結構如何變化,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不是突變,人口紅利仍在。第二,人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均GDP已達1.2萬美元,實際上已邁入中等收入國家群體,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是世界第一大,城镇化和新市民阶层也帶來巨大的消费需求。

這兩者形成了體量巨大的中國市場。毫無疑問,若放棄中國市場,就意味著放棄了非常大的增長機會。相比較而言,印度市場發展基礎薄弱,韓國人口少。中國經濟結構轉化之後,還將帶來新增的產業需求、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