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拜登中東之行意圖何在?香港中通社7月14日電 (記者 關秀英) 當地時間13日,美國總統拜登扺達以色列展開為期四天的中東之行。這不僅是他從政以來第10次訪問以色列,也是總統任內的首訪。外界除關注他一再明言的伊朗核問題外,更關注的是他接著到沙特阿拉伯的訪問。專家分析認為,拜登此行,有三大重點值得關注:以巴問題、伊朗核問題和能源安全問題。 新華社資料圖片。 美國官員將拜登訪問以色列及沙特阿拉伯,視為加強關係及促進穩定的機會,期望能夠與兩國更緊密聯繫應對來自伊朗的威脅。然而即使政府內部也擔心,拜登可能在能源及人權問題上不能取得實質進展,難以在期中選舉前爭取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以遏抑通脹挽救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研究學院田文林教授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拜登此行有三大重點值得關注。第一個就是以巴衝突問題,美國希望助以色列更好地融入中東地區,與阿拉伯國家建立區域夥伴關係,推動以色列的發展,共同應對伊朗的威脅。對美國來說這也許是理所當然,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田文林指出,要想讓以色列更好地融入中東地區,前提是以巴被邊緣化或巴基斯坦權益被高度忽略的情況下進行。因此以色列要融入中東地區,強化阿拉伯國家的合作,現實卻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絕大部分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都是沒有建交,而且相當一部分的阿拉伯國家還對以色列採取排斥的態度。他認為,美國想推動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建立區域夥伴關係就顯得有點“一相情願”。 田文林說:“拜登此行的第二個重點,就是要壓制伊朗核問題。美國認為以色列最大的安全問題是來自伊朗,只有壓制伊朗才能保證以色列的安全。拜登就是想在中東建立一個壓制伊朗、防範伊朗的統一戰線。”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個大核武國家,但卻在壓制伊朗發展核武。田文林認為,在此問題上也充分體現了美國的雙重標準,他們壓制伊朗就是要防止中東地區大國崛起,而中東地區最有可能成為大國的就是伊朗。伊朗要崛起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核能力,哪怕伊朗的核發展是正常合法的。美國也要壓制他,因美國害怕伊朗的崛起而令美國失去對中東地區的控制權。這已經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還有就是美國的霸權問題。 據知拜登結束以色列之行後,會成為第一位從以色列直接飛往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達作訪問的美國總統。 田文林分析拜登此行的第三個重點,就是要解決能源安全問題。當前俄烏衝突持續升溫,西方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導致了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這本身就是一把雙刃的劍,在減少俄羅斯的能源出口的同時,也促使能源價格持續飆升,由此引發了歐美國家的能源危機、能源價格上漲和持續通脹問題。而沙特,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之一,如果沙特能加大石油產量,那無疑,有助降低國際油價,填補因俄羅斯石油出口減少而產生的空白,緩解西方的通脹壓力。 田文林預料拜登此行將會敦促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以抑制美國國內不斷攀升的油價及通膨問題。 拜登剛上任時的外交政策核心並不是中東,然而隨著俄烏衝突加劇油價飆升,因此不得不把注意力轉移到中東。此外拜登在競選時曾聲言當選後,一定要讓人權紀錄惡劣的沙特成為世界舞台上的“賤民”,導致美國跟沙特的關係非常緊張,但現在他卻主動跟沙特修好,更把這個產油國家視為“上賓“。能源危機下會徹底改變對能源生產國的看法,轉變之快確令人驚訝。 田文林表示,拜登的這個轉變也正反映了,美國政府的價值觀外交政策正在發生變化。就如以巴問題上,拜登剛上台時,跟以色列的關係是相當疏遠,相反跟巴基斯坦的關係相對較好,扮演著一個公正政客的勢態。現在他卻又站在了以色列那一邊。同樣地,伊朗問題也是一樣,他剛上台時主力要恢復《伊朗核協議》,對伊朗的態度是相當緩和,也是意圖想將衝突降溫,但他現在又組建一個聯盟共同對付伊朗,還揚言不排除使用武力對付伊朗。拜登政府反反覆覆的外交政策,確實顯得尷尬。(完) 【編輯:關秀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