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正式向聯合國要求改名 免與“火雞”混淆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6月2日電 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當地時間6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他已向聯合國發出信函,要求將該國的外文名稱註册為“Türkiye”,以後不再使用“Turkey”。 圖為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 來源:視頻截圖 恰武什奧盧在推特上說:“在總統埃爾多安的領導下,為提高土耳其品牌價值而發起的進程已經有了結果。我今天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信函,在聯合國將我們國家的外文名稱註册為‘Türkiye’。” 早在去年12月4日,埃爾多安就頒布了總統令要求改名。將土耳其的官方英文名稱從Turkey更改為Türkiye。土方也要求在各種活動和通信中,包括在與其他國家、國際機構和組織的正式關係中使用新國名。 他認為新名字“Türkiye”能“以最佳方式代表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價值觀”。土耳其總統府通訊局局長阿爾頓表示,更改英語國名是土耳其政府為加強國家品牌推廣採取的重要步驟。 據悉,Türkiye是Turkey對應的土耳其語。據說他們這麼做,是為了避免聯想,因為Turkey在英文中,還有火雞的意思。甚至在劍橋詞典中被定義為“嚴重失敗的東西”或“愚蠢的人”。 英國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塞利姆·科魯說:“與火雞的聯繫確實讓埃爾多安政府感到惱火。鑒於政府對國家形象的敏感性以及對民族主義言論的喜愛,這並不奇怪。”《英國周刊》認為,這是土耳其的品牌重塑,土耳其政府將放棄已經使用了100年的英文名稱。此舉也意在“緩解以英語為主的外交格局”。 目前聯合國方面尚未回應。此前有媒體認為,土耳其的改名要求也許不會一帆風順,因為英語裡沒有拉丁字母,這會給相關國際機構更改註册名稱帶來困難。(完) 【編輯:胡雪石】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