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預示極右翼勢力強勢崛起?香港中通社4月25日電(記者 李彥洲)法國內政部25日凌晨公佈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統計結果,現任總統馬克龍獲得58.54%的有效選票,獲得連任;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獲得41.46%的有效選票。有分析人士指出,與五年前相比,馬克龍和勒龐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的得票率差距大幅縮小,表明代表民粹主義的法國極右翼勢力強勢崛起。同時,無論誰上台都會考慮中法、中歐關係大局。 馬克龍成功連任後,支持者在巴黎舉行慶祝集會。 新華社圖片 據報道,勒龐的得票率創下法國極右翼候選人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但本次選舉棄權率也再創新高,達到28%。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史志欽25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勒龐的得票,是反映法國社會的一個變遷。馬克龍和勒龐的得票比例是在縮小,2017年的時候,馬克龍和勒龐的得票比是65%比35%。這說明勒龐作為一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在法國社會的認可度近幾年在不斷的提升,反映了法國的一些社會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比如經濟發展緩慢問題等。 史志欽指出,作為主流政黨,無論是馬克龍或者薩科齊,在解決法國積累已久的社會問題方面力度不夠,選民普遍失望。勒龐的極右翼政黨,它的支持度原來一直是很低的,從原來不到10%,現在達到20%至30%,說明她的支持率在不斷攀升。這次選舉兩人的距離在縮小,尤其是對於勒龐來說,是一次很大的勝利。 至於勒龐是不是因為親俄態度影響了選情,史志欽認為,勒龐的親俄態度,雖然因為俄烏危機對選情有一點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是法國選民整體上對接受一個極右翼政黨,在心理上還沒有做好準備,暫時沒法接受,這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 至於法國的外交政策,史志欽說,馬克龍的勝選,對歐洲一體化具起推動作用,因為馬克龍是一個親歐主義者,是歐洲一體化的堅定支持者,尤其是希望歐盟能夠在內外政策方面更獨立於美國。 對於未來的中法關係,據史志欽分析,馬克龍應該能夠穩定中歐,中法關係。在馬克龍擔任總統期間,中歐、中法關係算是他比較優先考慮的政策,因為雙方都認識到,歐盟和中國在推動世界多極化,維持多邊主義外交,自由開放的市場以及世界經濟體系,雙方有很多共識與合作的空間,雙方是合作夥伴。雖然雙方存在一些分歧,但是這些不足以影響雙方的合作關係。 至於說馬克龍和勒龐誰當選對中國更有利,史志欽認為:“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因為無論當選都要考慮中法、中歐關係這樣一個大局,都需要穩定。” 另外,就在馬克龍勝選當晚,巴黎街頭就發生抗議。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法國巴黎、馬賽、里昂等多地街頭爆發示威活動,有激進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此外,法國多家民調機構的調查顯示,此次大選第二輪投票的棄票率高達28%,法國人用棄票的方式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 對此,史志欽認為這很正常。法國社會矛盾積累比較多,再加上多元化社會,無論哪一個政治家上台,都很難做到讓各個方面都能平衡,令所有人滿意。(完)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