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業內不滿關鍵領域中企投資遭限,政府或放寬政策分享到:
![]() ![]() ![]() ![]() ![]() ![]() 2月21日,印度《金融快報》引述官方消息人士稱,印度或根據具體情況放寬中國公司在印度關鍵領域的投資限制,但相關放鬆政策不適用於2020年被印度政府以所謂“安全”為由封禁的中國應用企業。 2020年11月,印度政府批准了所謂的“生產掛鈎激勵計劃(PLI)”,以鼓勵印度信息技術硬件生產本土化,擴大其國內生產能力,并吸引電信和網絡產品目標領域的大規模投資。據報道,消息人士稱,印度政府高層已經意識到,在實際操作中,這份激勵計劃成功與否取決於相關生產中的主要輔助產業,而這些產業主要集中在中國,這些中企的投資對於印度的“生產本土化”而言至關重要。 報道還引述印度業內人士稱,政府已經向其保證,涉及中企對印投資的,只要企業有需要,就會逐一加快審批。政府高層人士也表示,各個行政部門已經對這一做法有了認識。 據報道,印度當地的IT硬件行業首當其衝,且早前曾就供應鏈相關問題和政府接洽。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缺乏中國企業的投資,加之政府激勵計劃給予的激勵結構過低,四年內平均補貼率僅有2-2.5%(手機行業的激勵結構為五年內平均4.5%),很難在印度本地建立生產電路板、電池組、電源適配器等組件的生產線。此外,考慮到印度相關電子硬件產品的進口關稅為零,而搬遷供應基地還需要為中國技術人員提供旅行簽證,製造商更加沒有理由大費周章。 對於印度相關部門近期頻頻打壓中企的“小動作”,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2月17日的發佈會上曾回應表示,這系列措施已經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高峰說,“我們注意到,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投資者,對印度投資環境的擔憂正在加深。外國投資者為印度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對印度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印方改善營商環境,公平、透明、非歧視地對待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所有外國投資者。” 2021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1257億美元,同比增長43%,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高峰指出,中國和印度是搬不走的鄰居,希望印方能够采取切實措施,維護雙邊經貿合作良好發展勢頭。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