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研團隊首次精確描繪德爾塔株完整傳播鏈香港中通社9月15日電 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株目前已成為世界範圍內大流行的毒株。近日,廣州科研團隊首次在全球範圍內精確描繪了德爾塔變異株的完整傳播鏈。 據媒體15日消息,針對德爾塔變異株引起的廣州“5·21新冠肺炎疫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唐小平、李鋒教授團隊聯合廣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鍾南山院士、陳如衝教授團隊,首次在全球範圍內精確描繪了德爾塔變異株傳播的完整傳播鏈。近日,該項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子刊《電子臨床醫學雜誌》上發表。 該研究表明,此次疫情之始為一名75歲女性因意外暴露感染,並通過密切的家庭接觸或聚餐而感染另外3人。研究者觀察到,該起疫情中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直接和間接近距離接觸,其中30.8%的感染者是通過用餐傳播,其次分別是家庭接觸(30.13%)、社區傳播(18.59%),以及包括工作和社交接觸在內的其他傳播途徑(19.87%)。 研究者發現,德爾塔變異株的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中位潛伏期只有4.7天,明顯短於新冠病毒野生株(6.3天)。進一步亞組分析顯示,在非重症組中,德爾塔變異株患者的病毒潛伏期(4天)明顯短於野生毒株(6天)。德爾塔變異株在10天內可傳播4代,其中最快的代際傳播不超過24小時。 與野生株相比,德爾塔變異株感染者的病毒載量顯著升高(前者CT值中位數為34,後者為20.6,CT值越低表明病毒載量越高) ,德爾塔變異株感染者核酸轉陰的時間也比野生株的感染者明顯延長。 研究者還發現,感染德爾塔變異株是預測病情轉為危重症的危險因素。在60歲及以上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人群中,德爾塔變異株組較野生株組危重症風險高1.45倍;而且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發展為危重症比感染野生株快2.98倍。 研究者認為,本研究揭示了德爾塔變異株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核酸轉陰時間長、更易發展為危重症等特點。 【編輯:林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