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個別媒體炒作所謂德記者在華報道“遇阻”,中國駐德使館回擊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7月31日電 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7月30日消息,針對個別媒體炒作所謂德記者在華報道“遇阻”一事,發言人30日應詢表明立場。 發言人指出,我們注意到,有關記者並非“德國之聲”駐華記者,顯然存在違規報道問題。從公開渠道的現場視頻中看出,有關記者在當地既未受到人身傷害,也未遭到辱罵性攻擊,何來“暴力恐嚇”之說?然而該記者將具有正義感的普通百姓稱為“暴民”,誇大其詞,嚴重偏離事實。 發言人表示,個別西方媒體無視基本事實,進行預設立場的報道,甚至多次制造和傳播虛假信息,對中國大肆攻擊抹黑,已嚴重違背新聞職業準則,廣大中國民眾表示不能接受、不滿甚至憤慨,這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希望有關媒體尊重並對自身進行反思。 發言人強調,我們反對借所謂新聞自由歪曲事實、炮制假新聞,故意煽動不滿情緒,這不僅違反新聞職業道德,而且觸碰中國法律底線和違反了不幹涉內政的國際法準則。希望有關媒體放下偏見,停止對中國、中國人民和中國媒體的無端指責和汙蔑,以平等、客觀、公正的態度報道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彌補自身在中國公眾心中的“信任赤字”。 “我願重申,中國是法治社會,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發言人表示,我們始終歡迎各國媒體和記者依法依規在中國從事采訪報道工作,始終保障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合法權益,並為其正常采訪報道提供協助和便利。外國記者只要遵守法律,依法依規進行報道,就沒必要有任何擔心。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